安昌镇,位于安昌河边,在老北川西南20公里处,地势相对平缓,有可以容纳较多人口居住的条件,由山东对口援建的新北川县城就定到了这里。原来安昌镇就比较大,有数万人口,再加上迁来的数万人,使这里成为繁华的小城。灾区行,不能不看北川,于是直接去了汽车北站乘车,匆忙中没有拍安昌镇的照片。
出安昌镇不久,原来较开阔的地势陡然变得狭窄,路两边都是高山,滑坡痕迹屡屡可见。安昌到北川的班车停在擂鼓镇,是一小片山间平地,这里距老北川还有8公里,还要再转车去任家坪。这是拍到的路边状况,一些村庄已重建。

去老北川的观光车应停在任家坪,不知是否有些晚,没有看到车,就搭乘当地人的摩托混了进去。这是把守严密的一处出入口。

进入管制区,然后盘旋下山进入河谷,称为“三道拐”,转弯处还建了望乡台,可以远眺地震遗址。进入城区,就看到一座门。

街边房屋大多损坏严重,只有少数还能屹立不倒。

这座楼则塌了半边。

这座楼则完全倒塌,还能看出整块的墙面。

这里是北川的地震纪念地,因为上面山体在地震中崩塌,很多人就埋在了下面,成为伤亡最重的的地方之一。

这座楼则完全被摧毁,成为一堆瓦砾,后面是崩塌的山体。

这是曾经豪华的北川大酒店,建筑物也明显变形。


这是江边的景象,残破的楼房和瓦砾堆并存。

从较高处看北川城的一部分,坍塌的山体下面不知掩埋了多少房屋。

湔江在这里转了个弯,形成一弯冲积出的河滩,老北川就建在这处靠江的狭长的平地上。
四周都是较陡的高山,房屋只能建在水边,发生滑坡泥石流后,使水位上升,低处的房屋就进水了。

沿江而上就是唐家山,然后经漩坪、禹里(治城)、土门通往茂县,不过这条路多处被滑坡堵塞而无法通过。受地震影响,山体出现密集的滑坡和泥石流,山上的树木大片被摧毁,河道也被抬高。不知要经过多少年,山体才能稳定下来。

这是河边的一处小山,这一面基本全部剥离,下面还有些未被清理完的滑坡体。

山谷内的滑坡体也冲入河道,右侧就是路面,已全被摧毁,布满沙石泥土,无法通车了。


安昌到擂鼓的班车票价5元,擂鼓到任家坪票价2元,任家坪处的观光车据说票价12元。回来才发现照片只拍到观光车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