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2010-11-05 14:38:23)

分水岭乡,属于泸州的江阳区,这里有一条老街。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老街基本只有这一条,东西走向,青石铺路,光滑的石面说明时间的久远。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房子大多也已老旧,一些已有些破败。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街边房屋很多是店铺,农资、食品、杂货等都有,外围则都是新式建筑了。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到这里来,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油纸伞,据说中国西部唯一的油纸伞厂就在这里。这是街边的展销部,只有一间屋,架子上放着各式油纸伞。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旁边有个小院,这就是伞厂,里面有一间屋,在昏暗的灯光下两个老人正在忙碌。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是在对伞纸进行套色印刷,要先把颜料均匀敷上印版。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把伞纸对好覆盖印版上面,经压平后揭开来,一种颜色就印上了。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还拍了一段视频。

这是架子上的一些纸张和成品半成品纸面。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是展厅,上面挂着各式油纸伞,墙上则挂着参加各种活动时的照片。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种伞应是特殊场合使用的礼仪用伞。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里的伞厂还是全手工制作,主要经选竹、制骨架、上伞面、绘花、上桐油等过程,很繁琐和复杂。这是一人在削伞骨,属于制骨架的一道工序。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是街上一间屋,在伞厂院外,也有人在做伞,大概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穿线。做伞并不是要在厂内,也可以回家做。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位大姐也在穿线,看来这道工序非常耗时,需分给几个人。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里不仅有伞厂,还有铁匠铺。虽然有了一些机械,但很多工作还要手工。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手工敲击烧红的铁器。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给个特写。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还有家具店,老板在一旁忙活着。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正是阴雨天,看当地村民,并不使用油纸伞。油纸伞为竹柄纸面,要经耗时很长的手工制作,人工成本就较高,纸面虽经桐油涂覆仍不易保存,在与金属柄防水布面伞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已失去遮雨具的市场。传统的油纸伞要想能存留下来,只靠政府的保护是不够的,必须寻找和开发其它市场,不然消亡是必然的。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是分水附近的农田,主要是水稻。分水还是著名的竹业之乡,竹筷、竹板和竹编等产品也畅往各地。

看不尽的古村镇(1)--分水岭的油纸伞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分水岭属泸州的江阳区,长江南岸的蓝田汽车站有公交式班车发往分水,6.5元,我则是从合江乘车到弥陀镇转这趟班车去的,弥陀到分水2.5元,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