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中,常需要选择长度、间距、直径、容积等参数,做选择时不但要综合考虑功能、适用、兼容、安全、成本等的需要,还要考虑可允许的误差,优先数常常就是这时的第一选择。
一、优先数
1.1 优先数的由来:
十九世纪末,法国工程师Charles
Renard(雷诺)在研究气球使用的绳索时提出了一种使尺寸规格简化的数值系列,这些数值是等比数列,且每进5项值增大10倍,所以公比q为5√10(10的5次方根),得到各个系数为a、a*q、a*q*q、a*q*q*q、a*q*q*q*q、10a,这样把425种绳索尺寸规格简化为17种。为了纪念Renard的贡献,后人把这个数系称为R数系。
后来R数系被推广,并被一些国家采用为标准,又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建议(ISO
497-1973),称为优先数系,其中的每个数都被称为优先数(Preferred
numbers)。标准要求,在确定产品的参数或参数系列时必须按该标准的规定最大限度地采用,这就是“优先”的含义。
我国首先把优先数系作为机械行业的部颁标准,在1964年成为国家标准,现在的国家标准号为GB/T-321-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对应国际标准为ISO
3:1973,下述许多内容就来至这个标准。
优先数系包括5个系列,其中4个系列R5、R10、R20、R40为基本系列,还有一个补充系列R80。
优先数系都为等比系列(几何级数),公比分别为5√10(10的5次方根,约为1.60)、10√10(10的10次方根,约为1.25)、20√10(10的20次方根,约为1.12)、40√10(10的40次方根,约为1.06)、80√10(10的80次方根,约为1.03),得到如下优先数值:
R5:
R10: 1.00
R20: 1.00
R40: 1.00
R80: 1.00
优先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1) 前一数系的项值均包含在后一数系之中。
2) 项值可按10进制法向两端无限延伸,列表只列出1到10之间的值,而大于10和小于1的数可用10的整数幂与列表中的值相乘得到。
3) 同一系列中任意相邻两优先数的相对差近似不变(R5系列约为60%,R10系列约为25%,R20系列约为12%,R40系列约为6%,R80系列约为3%),基本是等误差。
4) 同一系列中各优先数理论值的对数值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优先数的运算可仿照一般对数计算方法转换为序号运算,即两个优先数之积的序号等于这两个优先数序号的和,两个优先数之商的序号等于这两个优先数序号之差。1.4 在一些应用时,不需要这么高的精度,或者只需要整数值(如齿轮的齿数),有一些修正的序列,这在ISO 3中有规定:
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