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招生难,一点不奇怪
(2025-08-21 17:21:19)如果一所民办高校计划招收100名学生,投档人数却只有50个人,此时,招生官是把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放第一位考量,还是把完成招生人数放第一位?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不用多想。近年来,一些招生已成难题的民办高校,它还有资格“筛选”考生吗?
今年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多省份民办高校都有发生,部分高校不得不启动第三轮、第四轮,甚至更多轮征集志愿。据媒体报道,广西部分民办高校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云南一些民办高校则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了30分或40分。
不仅两广、云南,今年面临招生难题的民办高校在其他省市也屡见不鲜。
在咱们天朝,从建国开始的那一天开始,就设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范,经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的发展,大家早就认可了公有制,高校更是如此。大家认可的高校,无一例外都是公有制学校。这一点和国外情况大相径庭。比如大美丽,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牌高校,都属于私有制高校,可国情不同,咱们的高校被大家认可的,都属于公有制高校。也许再过几十年,随着私有制势力越来越大,人们的认知会发生变化,私有制学校也会被大家认可吧,可那不是现在。
民办高校要想发展壮大,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一所民办高校要想赢得大家的信任,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达到滴,必须经历多年的努力才能够让大家认可你。你的教学效果,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各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口碑。如果社会认可了你的毕业生,不用你宣传,考生也会趋之若鹜;可如果你的毕业生连工作都找不到,哪怕你吹得天花乱坠,考生也不会去你那里耽误时间,有时候社会就这样势利。
说到底,还是民办高校的底蕴不够,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公办高校竞争。这一点,最起码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民办高校要想做大做强,除了苦练内功,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