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假教授在招摇撞骗?

(2024-07-16 14:24:08)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假教授在招摇撞骗?

         假教授到处招摇撞骗,学术骗子为何难以定罪?

自2022年以来,魏新河为提高知名度等个人目的,多次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虚假身份参加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目前,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已停止魏新河的工作,公安机关也对其涉嫌招摇撞骗罪而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该案在网上曝光后,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自2022年以来,魏新河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多个虚假身份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十多场的学术活动,其参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之广、跨度之大,令人惊叹

文学巨匠钱钟书在《围城》中塑造了方鸿渐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去国外留学却啥也没有学成,最后只能花钱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毕业证,然后回国以海龟的身份当上了大学教授。后来,方鸿渐和克莱登大学就成了假教授野鸡大学的代名词。

毕竟在那个年代,全国各地都闭塞的很,人们很难知道身边之外的事情。更何况是远在天边的国外的事情,更是极难弄清楚啦,于是乎各种骗子就有了立足之地,显得游刃有余。可时间到了现在,各种传媒如此发达,你想用假身份骗人,那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网友们的人肉能力,不把你祖孙三代扒个清楚都不算完,也许你自己都忘了的事情,也难逃人肉啊!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市级林业草原局的工作人员,却能够以一个莫须有的“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的身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学术活动,怎么看到觉得不可思议啊!难道这些学术会议的门槛那么低?随便虚构一个教授身份就能够参加?进而成为学术达人吗?难道他们就没有甄别一下参加会议者的身份吗?要知道魏新河这样的身份,在网上一查就能够弄明白啊,实在搞不清到底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让骗子能够大行其道?而这样的学术会议,到底是怎么样的学术,也值得怀疑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