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道路,你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路吗?
(2024-02-29 14:27:03)汉语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是一幅图,特别在古代,基本是单字词,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字字差异都很大。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道路”之意的字就有:“道、路、径、途、蹊、阡、陌、经、纬”,这些字的区别是:
路,是指可以容三轨及三轨以上的车辆通过的道路。
道,也是可以通车的大路,但比路低一级,可以容二轨。
途,是可以通车的道路中规格最小的,只容一轨。
径,不能通车,直而且近的小路、斜路。
蹊,和径一样是无法通车的小路。区别在于,蹊是人们踩踏出来的。就如鲁迅说的那样,"世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里的路,实际上是蹊。司马迁评李广时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更能说明蹊的含义。
阡,陌,指田间小路。阡是南北走向,陌是东西走向。
经,纬,指城市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
在古代,道和路是有区别滴,路是最高等的道路,按照现在的概念就是三车道以上的才能称为路;两车道的只能称为道;而一车道的是途。至于径相当于人行道,不能走车滴。
经常读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多用于比喻老师的。原来并不知道蹊是什么意思,看了这个才明白,蹊的本意是人行道,是人踩出来的小路,而不是修的正式的道路。
汉语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前一篇:民进建议:给教师减负
后一篇:欧盟为何当起翻华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