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轩主读历史之伦理学

(2023-12-16 14:39:57)
      轩主读历史之伦理学
     先看看伦理学的定义: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这一概念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本意是“本质”、“人格”,也与“风俗”、“习惯”的意思相联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
后来罗马人用“moralis”来翻译“ethics”,介绍该词的西塞罗说这是“为了丰富拉丁语”的语汇,它源自拉丁文“mores”一词,原意是“习惯”或“风俗”的意思
在西方,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既多又复杂,但基本问题只有一个——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决定谁,以及道德对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从属于谁的问题。
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规范,也决定着各种道德活动的评判标准和取向。
在天朝,过去并没有伦理学这个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但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著中,有大量关于人生道德、伦理的内容,特别是君君臣臣、孝悌之道等。古代天朝,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时间是儒家文化占据着统治地位,除了先秦时代有过百家争鸣之外,从汉朝开始儒家就成为主流。儒家讲究“忠、孝”,从小开始,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忠于君,孝于父母。可以说忠孝文化一直支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正因为有了忠和孝,封建社会才会如此稳固的在天朝存在了那么多年。中华文明存续数千年一直没有中断,儒家文化功不可没。
有一利就有一弊,儒家文化稳固了中华传统,同时也扼杀了中国其他学说的发展,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封建社会消亡,天朝哲学就没有出现过什么新亮点,可以说儒家文化桎梏了天朝哲学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
西方社会的伦理学,在天朝只能成为鸡肋。天朝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的伦理道德都需要围绕着这个而展开。在封建社会,你讲个人利益有用吗?古代一直在宣扬“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要亡”,如果你不听这个,那你就是“离经叛道”,是大逆不道滴。
如此看来,天朝古代的伦理学属于一种从上向下的压制,这就是天朝独有的道德体系。天朝的伦理学是从属于儒家道德体系的,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