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越来越不想参加葬礼,可有时候必须要去。好在年龄大了,长辈也逐渐凋零,越来越少了,所以不用频繁的去了。
今天去参加姑父的葬礼,家族比较大,姑姑就有好几个,大多数已经远去,目前仅仅剩下一个姑姑还健在,年龄也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啦。姑父又走了一个,还剩下最后一个,差不多也有八十岁了。记得轩主小时候,姑姑和姑父都北京汽车厂工作,那在农村来说就是了不得的人物啦,那个时代讲究工农商学兵,工人老大哥那是领导阶级啊,让农村人羡慕的不得了。后来改革开放之后,姑姑家的两个表弟都考上了大学,姑姑她们住的那个大杂院也算是头一份儿啦,那些街坊邻居羡慕的很,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就学习那么好啊!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比啊。儿子争气,让姑父、姑姑脸上的笑容不断,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在家里,姑父的地位不高,家里的事情大多数由姑姑做主,姑姑让干什么姑父就干什么,任劳任怨。也许和姑父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有关吧,习惯了服从命令?正因为如此,家庭才会那么和睦吧。姑父退休之后,患了脑血栓,身体出现了问题,从发病到去世历经十八年之久。这十多年时间,有姑姑的细心照料,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生活保持着能够基本自理,直到最后。
姑父神志一直清醒,在弥留之际,告诉表弟,去后不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大海中去。既然是老人的遗愿,后人没有理由不遵守。这也是一种新的告别方式吧,和农村有自己的坟地不同,城市只能去公墓,如果不愿意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大海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归处吧?
古人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现在更简化啦,连土馒头都不要啦,彻底的和这个世界告别啦。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所说:
悄悄的我走了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