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60之后,他们被工作挡在门外。可不是生活所迫,老人哪里愿意去工作?
(2023-03-29 14:40:58)过去,很多人认为退休后颐养天年是理所当然,但现实却是,成年人面临的生活压力与挑战并未因为年老而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按照上述比例测算,当前我国低龄老人总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5亿。有媒体测算,目前我国有超过5000万就业低龄老人,其中超六成从事农林牧渔行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低龄老人,面临就业困境,随着低龄老人人口的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复杂,特别是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低龄老人。
记得前些时候,有关部门发过一条禁令,要求工地不能雇用超过60周岁的老人,这让来自广大农村的农民工更加不知所措,要知道这些农民工,没有城里工人的待遇,如今虽然说有农民退休金,可一个月区区一百多块钱,够干什么用的?不是60岁以上的农民不想休息,谁不知道每天优哉游哉的溜溜达达的过日子,更惬意?梦想是美丽的,可现实是骨感的,不工作日子怎么过下去?你去农村看看,每天去地里劳动的有几个年轻人?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当今的农村,就依仗着这些老人来扛大梁那!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啦,再说了,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想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儿?随便去个工厂打工,一个月怎么也收入几千块,比种一年的地收入都不少!谁看得起种地啊!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维国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实行的退休制度属于法定退休制度和强制性退休制度,即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必须结束正在进行的劳动关系,办理退休手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和人民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有部分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仍然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仍然希望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此时则不能与用工方成立劳动关系,而只能成立劳务关系。
“不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保护,可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马维国说。
现在有必要对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进行改革啦!既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那就有必要为老年人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不是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