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主读历史之法律篇
(2023-03-28 15:01:32)分别是古巴比伦、古罗马、中国战国时代及古印度四国的法典。
四大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十二法表,法经及摩奴法典。法典形成于奴隶社会,是对社会阶级形态的表述,对国家制度形式及政治生活的规定,是国家形成走向成熟的标志。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成为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法经》是战国初期魏文侯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包括《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立法以及后来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摩奴法典》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间由印度婆罗门教制定。法典共有十二章2684条,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集古代印度法之大成。种姓制度贯穿于整个法典,维护种姓制度是法典核心内容。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了,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