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主读历史之宗教改革与当今世界的比较
宗教改革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通常指1517年马丁·路德 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 、约翰·卫斯理等。
十五到十六世纪,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逐渐成长为王侯政权都承认的合法集团,所以就产生了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当时基督教神学和天主教会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他们把追求利润的商业行为判定为罪恶,提出了遏制商业的主张。当时罗马天主教会一边宣传着禁欲主义,一边又利用着手中的特权,巧立名目敛财,教会的奢侈无度,让百姓负担重重。
德国能够成为这场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与他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式分不开的。首先英法等国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王权不断加强,已经逐渐摆脱了教皇的控制。但是由于德国的经济还是十分落后,所以教皇还是掌握着政权,天主教会控制着德意志将近二分之一的土地和重要城市。教会的主教是由罗马教廷任命的,所以德意志人民需要向罗马教廷缴纳大量的苛捐杂税。并且因为教皇和神职人员的贪污腐败,对人民进行毫无底线的压迫和剥削,这一行为无疑加深着群众对于教会的厌恶和痛恨。当罗马教皇滥发赎罪券骗取钱财的时候,人民的反感与愤怒到达了顶峰,这也是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宗教改革运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世界的开始。伴随文艺复兴运动,科学革命,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宗教改革运动改变了西方世界的认知。宗教改革运动最明显的后果是导致西方基督宗教的分裂以及各分裂教派间长期的误解和敌意。从积极方面来看,宗教改革对教会生活进行了必要的净化,对教义给予了必要的澄清。宗教信仰变得更加个人化,也更私人化。天主教和新教两者都进行了灵修的革新,都强调人内在地与上帝相遇。宗教文化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新教引入了会众的咏唱,天主教灵修在巴洛克艺术和音乐方面得以体现。
看了十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回过头来再看看如今的世界。现在的美帝和当时罗马教会是如此的相似!他们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世界上为所欲为,想制裁谁就制裁谁,谁不听他们的,派兵去打啊,在他们的心里,“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谁的拳头大世界就该听谁的!近年来,美国基于自身国内法对全球多个国家及他国重要个人、企业实体乃至政府部门实行单边强制制裁措施。据美国财政部报告,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达9400多项,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唯一“制裁超级大国”。他们的行径,和那个时代罗马的教皇和教会有什么区别吗?也许美帝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皇!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可以说如今的世界苦美帝久矣!也许有一点火星,就会燃起冲天大火,像宗教改革一样,把美帝拉下王座!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百花齐放才是春天。可美帝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炮制出什么“普世”价值体系,妄图成为世界之王,不过等待他们的,也许就是地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