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者不辩,仁者不责,善者不评---------------------作者蓁蓁

(2022-10-17 05:37:35)

世间许多的矛盾与纷争,大都源自于口不择言。

平庸的人,喜欢拿尖酸刻薄当本事,将口无遮拦当性格。

而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懂得了慎言,他们不辩、不责、不评,活得通透。

01

智者不辩,为而不争

《小窗幽记》中说:“辩不如讷,语不如默。”

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能言善辩”来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口齿伶俐。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遇事好争论,逢人辩输赢,既受不得半分委屈,又容不下一丝伤害,终究会令人敬而远之。

有道是:真诚者寡言,虚伪者多辩。

一个人行得端,坐得正,走得稳,毋需多辩,一切自在人心,时间自有分晓。

古人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的智者,从不活在别人的嘴里,只活在自己的心里。

因为,自己的人生,只能靠自己来定义。

有些事情,与人争辩,未必解释得清,针锋相对,只会自寻烦恼。

有句话说得好:清白不需自证,是非自有天知。

为人,要有不较真的智慧;处世,要有能受屈的成熟。

人活一世,是非易生,口德难修,不如为而不争,清心养性。

02

仁者不责,恕己恕人

《文子》中讲:“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于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德行的人,从不将目光停留在他人的错处,不将恶语戳进他人的心里,而是懂得躬身自省,宽恕他人。

文学家冯梦龙讲过一个故事:

明朝江阴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家主人称夏翁。

有一天,他乘船经过市桥,一个曾经相识的人在桥上往他的船上泼粪。夏翁思索:是不是自己得罪了他。

回府之后,夏翁找来管家询问,翻查账本发现原来那人借了三十两银票,一直无力偿还,下人又催得太紧,他只得外出躲债,有家不敢回,这才借机报复。

夏翁知道原委后,非常自责,他当下撕毁了契券,并告诫下人:“以后别再追债了。”

乡亲们听说后,对夏翁的仁慈大加赞赏,夏翁在当地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过庭录》里说:“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这世间的事,皆有因果。倘有不尽人意,不过是各有前因。

所以,责人,先学会责己;恕己,先懂得恕人。

没有谁活得容易,表面的云淡风轻,背后何尝不是满腹心酸。

半生走过,渐渐懂得:遇事,少一分求全责备;遇人,多一分宽容善良。

03

善者不评,将心比心

《小窗幽记》中说:“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人这一生,成败无关他人,悲喜关乎自己。

未经他人事,莫评他人苦;未走他人路,不言他人过。

有句话是这样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世间,有太多你未经的坎坷,未见的辛酸。不了解全貌,不必评头论足,即使知道真相,也没必要指手画脚,这是予人的尊重,更是为人的善良。

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明明一知半解,却喜欢以救世主的姿态,对你说三道四。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反而有损自己的修养。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真正善良的人,遇事不声张,知人不评人,懂得谦虚谨慎,将心比心。

《格言联壁》中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人生浮浮沉沉,顺境有时,坎坷有时。

当你经历得多了,便会发现,沉默是真金,少言方为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