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统一规定中小学职级岗位,这是一个进步
人社部和教育部:国家不再统一规定中小学职级岗位结构比例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作出规范,该文件提出,落实放管服精神,不再在国家层面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作统一规定,而是在明确合理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授权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适当优化调整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
地球人都知道,天朝教师职称内卷严重,一个中小学教师,要想评上高级职称,没有多年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滴。可就算是你努力了,也不见得能够评上职称,这才是让人最难平衡滴。不知道有多少教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请客送礼走后门就不用说啦,东凑西凑的弄论文也是必须滴。可就算是把各个关卡都过去了,各种条件都具备了,你能够评上高级职称了,可还有一个聘任关卡等着你那!不被聘任,你就算是评上了职称也没有用!你还是原来职称的待遇,上哪里去说理去?只能等着啦,不知道有多少教师等到退休,都没有等到岗位,悲哀啊!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人事部门设立的中小学职级岗位!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神儿想出来的办法,把中小学职称岗位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初级、中级、高级各有比例,不能突破滴。就是这个比例,不知道卡住了多少教师。如今教师工作吸引了不少高校毕业生,这些人的学历更高,甚至有不少研究生也把目光投向了教师这个职业,他们进入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学校原来的职称岗位设置问题,矛盾就更突出啦!高级岗位教师不不退休,就没有高级岗位,那新来的教师只能等,等老教师退休。不能不说,这样的岗位设置已经极大的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让青年教师看不到希望!极为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
如今人事部门终于有所醒悟啦,其实这些人不傻,问题不可能不知道,可就是舍不得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啊!教育部们自己又没有自主权,什么事情只能听人家的。但愿以后教师提升渠道更畅通一些,让老师们有更好的心态投入到教书育人事业中,而不是内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