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教育部获悉,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了有关要求。
根据《指导纲要》,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阶段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32学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天朝的学生们离劳动越来越远了,就连农村学校也是如此。学生个个都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低能儿了。城市学校不用说了,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参加劳动。农村的孩子按说有不少机会参加劳动的,可上个世纪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农村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少了自然就金贵起来,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哪里舍得让他们参加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啦。
记得轩主小时候,每到农忙的时候,学校都要放假的,孩子们也要回家参加秋收劳动的。平时放学之后,大多数小伙伴们也要三五成群的去打猪草,拾柴火啥的,劳动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谁也不例外。后来慢慢的农村生产也像机械化方向发展,家里的那些农活还不够大人干的那,哪里还用得着孩子去干活。当然了,真忙了孩子也会帮忙的,只不过远没有过去那么多了。过去在村里上小学,学校有自己的“三场”,就是农场、林场、猪场,村里给了学校几亩地,当然不是什么好地,让学生自己种地。学校还养了猪,平时就是小伙伴们一起喂养。林场就是自己种了一片树林,想想那个时候也挺好玩儿的,农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不会的。现在的孩子大概没有会这个的了吧?
还别说参加劳动了,现在的学校,就连一些打扫卫生的活儿,都请了专门的人来做了,难道现在的学生连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都不会了吗?
“当前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
对此,《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看看现在咱们的教育,家长们在选择孩子上大学的志愿上,有几个愿意孩子去上职业院校?虽然咱们这些年致力发展职业教育,可要想改变人们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天朝人现在的观念是职业院校毕业后就劳动者,没有出息,远不如上大学后成为公务员。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趋势,我们的中国智造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劳动需要从小培养,是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