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ingyuexuanzhu
tingyuexuanzhu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73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联大在那样的环境下,为什么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大师级人物?

(2019-09-01 14:20:05)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类别姓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王力向达吴晗金岳霖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冯至魏建功罗常培丁声树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孙云铸杨钟健赵九章冯景兰傅承义马杏垣王仁王鸿祯王恒升徐仁、陈永玲、叶笃正卢衍豪刘东生关士聪池际尚谷德振宋叔和张宗祜张炳熹郝诒纯贾福海顾知微郭文魁郭承基涂光炽陶诗言黄绍显董申保谢义炳穆恩之杨起陈庆宣陈梦熊於崇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学部)朱物华刘仙洲吴学蔺孟昭英章名涛梁思成蔡方荫吴仲华王守觉王补宣毕德显吕保维刘恢先李敏华杨嘉墀张恩虬陈芳允林为干周惠久郑哲敏孟少农钱钟韩黄宏嘉曹建猷常迥梁守槃慈云桂潘际銮、卢肇均、吴全德唐稚松屠守锷王希季戴汝为严陆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林家翘
中央研究院院士(数理组)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赵忠尧饶毓泰曾昭抡杨钟健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组)陈帧、殷宏章张景钺戴芳澜汤佩松俞大绂
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文组)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钱端升肖公权陈达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天朝大片国土沦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群不愿意当亡国奴的天朝知识分子,先是在长沙,后在昆明建立的西南联大,人员不足,经费不足,还经常被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教授们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看看新中国有多少如雷贯耳的名字,出自西南联大!这不能不让人惊叹,天朝是怎么办到的?为什么在一个没有安稳环境中,却能够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而且不是一两个人爆发,是整整一代人的集体爆发?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支撑着他们?
纵观天朝历史,每当到了民族危难之际,总会有英雄站出来,挽救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也许他们在和平时期,并不出色,可到了危难时刻,他们却能够力挽狂澜,救危救难,这就是古人说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吧!这些读书人,也许没有亲自上战场杀敌,可他们在救国救民方面,一点也不比那些战场上的英雄逊色!
可问题也来了,为什么后来,条件好了,我们的大学却停步不前了?再也没有产生那么多的大师了?也许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官僚们没有时间去大学搞事儿?给了大学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未可知。抗战胜利后,那些接收大员们也回来了,又有时间在大学争权夺利了,大学也不再是净土了吧?现在的大学,行政化严重,人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更是难以和西南联大相提并论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