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物和有机物,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经过程
(2009-10-13 11:26:28)
标签:
无机物有机物粒子同源岩层陨击机制生命起源it |
分类: 生物物种与能流模型 |
传统上认为(过去我也是如此跟着认为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是生物进化的低级阶段和必经过程!
也就是说,生物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一个一个阶梯进化而来的。这里的问题,跟生物进化“同源论”很类似哦——生物的“祖先”是有机物,更早的“祖先”是无机物么?
质疑生物进化“同源论”,可通过物种之间存在的天然生殖屏障,说明不同物种并没有共同的祖先,不可能同源的。但如何说明生物和无机物、非生物也不是“同源”的呢?
我想,虽然根据自然逻辑的统一性,也可以通过上述思路来说明问题。可惜,它们的“物种”表形不够“显著”。所以,必须要涉及到更本质的问题了,也就是要弄清楚它们的关键差异在哪里(?)及其形成机制是怎样的(?)这一类问题了。
结合我上一篇博文的观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界线在于粒子构成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形成的关键过程在于陨击的观点,可知:
由于陨击是太阳系的普遍而必然的过程,地球也不是例外的。地球岩层(至少地壳和浅层地幔的岩层(粒子)都来自陨击,各种结构的粒子,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生化粒子“生命胚种”的粒子必然也都广泛存在。
在新的陨击过程中,它们必然不是被选择地,而是随机地作为“原料”参与新陨击过程,并形成新的产品,形成新的有机物、无机物、生化粒子“生命胚种”。
因此,它们是在同一过程、同时产生的。
在陨击过程中,有机物、无机物、生化粒子“生命胚种”分别都可以变成新的有机物、无机物、生化粒子“生命胚种”。它们之间的结构变化关系,用数学逻辑来理解,很类似“因式分解”和“提取因式”。它们并不存在谁必然先变成谁、再变成谁的特定过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