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线中高能电子及质子的能量来源和加速机制?太阳系行星如土星、木星、地球附近辐射带中的电子及质子的能量增强事件的驱动机制?这是否意味着引力与电磁力有着共同的起源呢?
许多物质存在不稳定的同位素,在同位素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它们被圈在直径约10-15m 的微球里,原子核衰变时能放射出质子、中子、a 粒子、还能放射出正负电子、中微子、辐射出γ光子,这些揭示出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都能发生在尺度约10-15m的狭小空间,可被看成是同一种作用的不同分量。在标准模型里,每一种力都有一个表征其作用强度的耦合常数,这些耦合常数实际上并不恒定,它们会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变化。
能量环流能在空间构造出一个弯曲矢量(曲率)场或圆周纤维场。我们知道一个粒子要感受某种作用力就必须带那种力所对应的“荷”。例如只有带电的粒子才能感受到电磁力,参加电磁相互作用。一个粒子只有带了“弱荷”,才能参加弱相互作用,而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必须带“色荷”,当弯曲矢量场与不同物性(色荷、弱荷、电荷、质量)耦合就表现为不同强度的作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