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中期“玉堂清玩”款葵纹冲天耳铜香炉

(2018-12-27 11:17:45)
标签:

清中期“玉堂清玩”款

分类: 文玩收藏

尺寸:长17.5cm 口径13.5cm 高9cm 重:1990g

 

明、清时期,宣铜炉就是文人雅士喜爱的 “玩具”之一,它代表着独特品味和生活情趣。传说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朱瞻基下令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2次后铸造出3000件香炉,即宣德炉。这一说法被大多数人接受,但真实性有待商榷。明史中不见记载,至今各大博物馆藏的宣德炉也没有一件被公认是真正的宣德炉。宣德三年铜香炉铸成之后,当时的监造者有将原来的工匠集中再次铸造铜炉,但铜质终不同前,明中后期至清、民国皆有仿制宣德炉,真宣传世绝少,宣德炉便成了铜香炉的通称。

http://s1/mw690/0019j8CVzy7qi95M5qga0&690

http://s9/mw690/0019j8CVzy7qi96e6cU88&690

http://s4/mw690/0019j8CVzy7qi95T2IXe3&690

http://s10/mw690/0019j8CVzy7qi95OBcda9&690

玉堂清玩”相传为明相严嵩之子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自己不铸炉,却爱收集上好铜炉,并将“玉堂清玩”堂款制于其上。“玉堂清玩”款炉传为严氏铜器。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记,“严氏之炉皆系劫取宣炉之无款者,充为已有,非其所制”。赵汝珍所写的《古玩指南》,被奉为民国古董文化经典,“玉堂清玩”也因此被认为是“宣德炉”的知名款识。故而印有此款的炉,在当时最是名贵,被认为是“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炉”,历代皆仿。

 

王世襄《自珍集》中所注“玉堂清玩”铜炉,有四具,其中有三具为柳叶体篆书,一具大鬲式炉的款识为方篆体。两种书体,自然是柳叶篆体为好。一般来说“柳叶篆体’款识的炉品质较高,可为上藏。拙作《钟鼎茗香》(二)中,有一枣皮红色的冲耳炉,款识也是柳叶篆的“玉堂清玩”,无论工艺、铜质、年份,较王世襄先生的那些无皮炉,又要高贵了许多,且为宫中旧物,名家旧藏。


葵花纹是清中期乾隆年间仿宣德炉形制较多的一款炉形。此炉口唇圆润,口沿平展,外围回环葵花纹,整器包浆润泽古朴、浑厚自然、光泽内敛,传世皮壳,用料讲究,材质厚重,精炼铜质,质地细腻,造型规整,线条顺畅,雍容沉稳。特别是两个冲天耳,铸工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古朴,非常有力度感,给整器增加不少威严与古意。底部篆书““玉堂清玩””四字款,字口饱满,工整有力。此件铜炉除口沿葵花纹外,其他部位锻打而成不加雕凿,光洁圆浑、平整而素净,手感份量重。包浆完美,敲其铜壁响声清脆动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炉不论形制尺寸还是皮壳款识,都属上品,置于案头或桌几,都是一件难得的文玩雅器。安置书房文案之上,焚香品茗,陈设珍赏。可谓妙绝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