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松月侣”款鬲式炉

标签:
清早期松月侣款鬲式炉 |
分类: 文玩收藏 |
口径宽:9.5cm
鬲是商、周时期著名青铜器。鬲与鼎其基本用途相同。凡是遇到祭祀天地、礼敬鬼神、招待宾客和烹制珍异佳馔时,必须使用鼎器鬲,上古时期作为炊具,最初为陶质,商代之后出现青铜。其基本造型是敞口、袋足、圆腹。早期鬲是由陶制成,商周时期转变为青铜质,至南宋时逐渐被瓷质取代。
鬲式炉一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中国古陶瓷图典》鬲式炉条说:鬲式炉,炉式之一,流行于宋至明。宋代重视国家朝廷的祭祀礼仪,并将此视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和宣示中央权威的一项国策来推动与执行。当时烧制的鬲式炉,是根据朝廷官样《宣和博古图》等所规定的商、周青铜器鬲的款式标准烧制,提供给朝廷官府及贵族士大夫使用——文化积淀的名炉重器。
http://s1/mw690/0019j8CVzy7o91CabsY60&690
http://s16/mw690/0019j8CVzy7o91BR2k7af&690
http://s16/mw690/0019j8CVzy7o91BuO2Hef&690
http://s12/mw690/0019j8CVzy7o91AWdej3b&690
明清两代,香炉乃家居必备之器具,焚香除了礼佛敬祖外更是生活品质的象征。在文人的燕居中,赏玩炉器,品评香茗,皆被尊为雅事。赏玩明清铜炉之美,前人有谓:“黄如秋葵着露,白如玻璃澄水,红如朝霞映日,青则点漆”,此为欣赏炉色之妙。于炉之造型,除仿古青铜器式古雅者,并有花、素、方、圆之别,有易于入手把玩摩挲、有便于陈设观赏。
“松月侣”是明末清初文人私人斋堂款,显示文人悠游于琴、书、松风、明月之风雅。此炉铜材精良,胎体厚重,炉形整体圆润,口薄颈深。平口起线,颈部深峻,三平足,沉稳厚重。上手极具分量感,其炉腹饱满突出,器形庄重,整器线条流畅,于整体中见节奏变化。棠梨古色,珠玉琳琅,莹润肥厚,宝光底蕴。器底铸减地阳文“松月侣”篆书款。其外皮呈墨绿色,古色古雅,庄重沉稳,周身光素不施纹饰,包浆润泽自然,让人爱不手,可堪雅器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