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双龙戏珠花钱

标签:
顺治通宝双龙戏珠花钱 |
分类: 文玩收藏 |
花钱,源于汉,兴于魏晋,鼎盛在明清。很多专家都认为汉朝是民俗钱诞生的时期。这绝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汉初,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趋于安定,由于趋利避害心理因素的作用,人们开始将铜钱制成“护身符”。这就是以祈求升官发财长寿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民俗钱。明清二代是我国民俗钱铸造大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总体上以吉祥为宗。
花钱是中国古钱币的分支,是民俗钱币的一种,又称“厌胜钱”或压胜钱,主要用于镇库、开炉、祝寿、赏赐等。开始花钱多用于宫廷,后来广泛运用在一些民间仪式上,或者作为出门佩戴的“平安符”。花钱不是钱,它在当时不能流通,因为花钱大部属于历代民间铸造,具有发行数量少,涉及内容广,传世品种少,出土数量稀的特点,再加上当时官方和民间对中国花钱的铸造发行也各有侧重,且互有补充。花钱与民俗、宗教息息相关,其图案大多反映当时居民的生活态势,币面上的图案、文字精美,内容题材广泛,文化积淀深厚,备受收藏者喜爱,所以花钱的集藏前景逐步被广大钱币收藏者所看好,近年来其价格加速上升。
http://s2/mw690/0019j8CVzy7naYJnF3X31&690
http://s13/mw690/0019j8CVzy7naYJnFYodc&690
花钱是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正是它的收藏魅力所在。蒲先生此枚钱币集顺治通宝的历史价值和花钱独特的收藏价值于一身,意义非比寻常,且此枚花钱形制精美,纹饰清晰,品相精致,铸工精湛,图案独具特色,是一枚精品花钱,收藏价值巨大,十分受藏家青睐。
花钱年代越久远的价值越大,因它不是流通货币,发行量相对很小,年代越久远的存世量越少;铸造冶金工艺水平、书法篆刻越精湛的价值就高;具有重大民俗、天文、宗教等科研价值的花钱要比普通的略高一筹;宫钱类的比民间的普通花钱价值要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几十万不等。
这枚顺治通宝双龙戏珠花钱版型很稀少,上面有一颗一颗像小珍珠一样的珍珠粒,显得很漂亮又特别。此枚双龙戏珠顺治通宝花钱径3.6cm为圆形方孔的铜币,其形状外法天内法地,取义精宏。钱面直读“顺治通宝”四字,字迹清晰,十分美观。钱背镌有双龙戏珠图,左右分列两条神龙,龙身由不规则的圆形凸起组成,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整币以精铜铸造,除钱面左侧有消破孔外,其他部分品相完好,十分精致,包浆浑厚温润,字体清晰端庄,笔画圆润工整,蕴含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