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蔺字环钱(蔺在左)

(2018-08-17 16:30:31)
标签:

蔺字环钱

分类: 文玩收藏

直径:33mm  重:11.16克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一说由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璧环演变而来。是方孔钱的前身。“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



从圜钱钱体所铸货币单位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

一、以“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

二、以“釿”为单位的两周、三晋地区的圜钱;

三、以传统货币单位“刀”为名称的齐、燕圜钱。

 http://s3/mw690/0019j8CVzy7mTWZQ8Ia82&690

http://s5/mw690/0019j8CVzy7mTWZKorW04&690

                                 (钱币图片仅代表式样参考,不代表笔者认可其真伪)

 

圜钱在铸币史上出现于战国晚期,圆形圆孔,面分有廓无廓两类,背皆平素,形制应从古时玉纺轮、玉璧演变而来,它是我国古代货币从形制杂乱的刀、布向统一的方孔圆钱过渡的一种重要形式。

 

圜钱蔺及离石据考均出自战国晚期之赵国属地。查《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蔺邑为战国赵地,在今山西离石县西;离石邑,今山西离石县。二邑相邻,史载秦赵两国常为之兵戎相见。《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蔺”;又载,前328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前313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至秦昭王时,秦国大将白起也曾率兵攻占蔺和离石二城。

 

赵国铸币为刀布并用,包括尖足布、圆足布、方足布和刀币,币文也见有蔺或离石字样。至于圜钱蔺和离石的铸期,则有二种说法:一为战国晚期秦、赵争夺此两地时赵国受秦国货币形制影响所铸。二为秦于228年灭赵后所铸。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说法,则蔺及离石圜钱连同于有上述两种文字的尖足布、圆足布、方足布和刀币等,皆为赵国所铸,而铸此二币后不久赵即为秦所灭,故存世极为稀少。

 

蔺字圜钱面文分左右两种,左比右少。面皆有外廓,背平素。民国时钱币大家郑家相曾说:“蔺字在右者,前谱已见之,在左者,始见于药雨此次之所得。近今(1943)张季量出示一品,云是昔年得诸北方者,则蔺字在左者亦见矣。”足见此币珍贵。至于离石圜钱,至今见诸谱载或实物,也不过数枚而已。

 

此枚赵国“蔺”字圜钱,直径33mm,是“蔺”字为左的圜钱,其文字饱满洒脱,形制规范,锈色品相绝佳,是不可多得的先秦货币珍稀品之一,值得珍藏。

 

离石:

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战国为赵之离石邑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郡县俱废;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县;属西河国,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建北汉政权,置都于离石;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改石州

 

吕梁市离石区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侧,地理坐标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自北部顺时针方向分别与方山县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中阳县柳林县临县等七县市相邻,处于整个吕梁市的地理中心,是吕梁市政府驻地,吕梁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离石区扼秦晋交通要冲,是华北通向西部的重要中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