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洋天津银号壹元、叁元纸币

(2018-08-15 18:29:21)
标签:

北洋天津银号壹元、叁

分类: 文玩收藏
袁世凯于1902年至1907年担任北洋新军练兵大臣,期间创立北洋天津银号(初名“北洋经武银号”)。北洋天津银号钞票有直式银两票1两、3两、5两、10两,横式银圆票1圆、3圆、5圆、10圆、50圆、100圆,共计十种,由英国Bradbury Wilkinson公司承印。后因袁世凯在政坛的地位一度跌落,此套未能发行。民国五、六年间,直隶省银行将银圆票中除3圆外的五种改印行名重新发用,然不久即因票面的李鸿章像而遭非议。银行被迫将其回收,连同银两票一并销毁。

 

http://s9/mw690/0019j8CVzy7mQTo7H7Of8&690

http://s14/mw690/0019j8CVzy7mQTnZxExfd&690

http://s15/mw690/0019j8CVzy7mQTonP8Wde&690

http://s6/mw690/0019j8CVzy7mQToesvz45&690

北洋天津银号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各国纷纷在天津设立银行,原有的钱庄银号逐渐萎缩。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为平抑钱价,整顿金融,翌年奏请设立直隶官银号(即天津银号),这是天津第一家官办金融机构,随后发行壹两、伍两、拾两银两票和壹圆、伍圆、拾圆银元票,均由北洋官报局印制。1905年,天津银号在其发行的壹两银两票上加盖保定府1908年,在伍两银两票上加盖京都打磨厂,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平色标准。这些纸币大多于宣统年间被销兑,流传至今已非常少见。

 

宣统元年之后,天津银号所发纸币行名均改北洋天津银号,由英国Bradbury Wilkinson公司承印,计有壹两、叁两、伍两、拾两、壹佰两、壹圆、叁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五种银两票及六种银元票。银两票币面中间李鸿章像,下方为港口风光;银圆票左侧为建筑物,右侧为李鸿章像,二种票面上方均印有双龙戏珠图饰,图案设计高贵美观,色彩艳丽而不失典雅,印制精美。北洋天津银号行用票与样票现在均已少见,高面值票尤为稀少。


宣统二年(1910年),北洋天津银号改组为天津直隶省银行,亦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两种钞券。辛亥革命之后,该行继续营业,直隶省政当局规定报解省库款项需以该行纸币为准,故需求量很大,民国五年至六年,该行陆续将北洋天津银号壹圆、伍圆、伍拾圆、壹佰圆这四种面额的银元票加盖改作天津直隶省银行临时发行。


天津直隶省银行银元票发行后,曾因原票印有清朝重臣李鸿章头像,于民国国体不符而遭到舆论的斥责,不久便全数收回,连同之前收回的北洋天津银号纸币一同销毁。1927年冬北伐军进军华北,天津直隶省银行于是年125日宣布停兑,不久即告停业


李鸿章(1823~1901),中国近代政治家,曾任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军功显赫,创建了淮军,深受曾国藩器重。他于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后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位高权重。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大批近代企业以及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作为朝廷重臣的他也曾处理过多起对外交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