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士进阶: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2012-06-25 22:03:19)
标签:

通道

生命体征

心理护理

706代血浆

应急预案

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应尽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号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 1000ml,心率> 120/ min,血压< 80/50 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迅速连接一次性三通静脉推注液体。
(三)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如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同时准备100:8冰盐水正肾素协助洗胃。
(四)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
(五)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维持在4℃, 一次灌注250ml ,然后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100 ml冰盐水内加8mg去甲肾上腺素) , 30 min后抽出,每小时1次,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逐渐减少频度,直至出血停止。
(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期间每15~ 30 min 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七)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警惕再次出血。
(八)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九)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的被褥。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十)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十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 → 开放静脉通道 → 配合抢救 → 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 绝对卧床休息 → 清除血迹、污物 → 做好心理护理 → 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甲亢危象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因急性感染、精神创伤、高热、妊娠、甲状腺手术等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患者体温升高至39C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即刻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密切观察其变化,每15-30分钟测T、P、R、BP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h一次,必要时心电监护。
二、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应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如丙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呼吸急促时给予氧气吸入。
三、患者出现体重变化,如体重锐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警惕虚脱,休克、嗜睡、谵妄和昏迷时应及时备好液体,准备抗休克治疗。
四、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做好: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服,避免受凉。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五、待患者病情安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诱发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当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或烦躁,呼吸加深。后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重者昏迷。因此应立即采取措施,医护配合,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二)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全部使用套管针) ,补充液体,必要时开通双通路。
(三)吸氧、心电监护。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液体输入量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常规应用微量泵泵入胰岛素。备好各种用品及药品,如吸痰器、开口器、舌钳、抢救车等。
(四)有谵妄、烦躁不安者加床挡,每1 h查血糖一次并做好记录。
(五)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出入液量,并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六)患者病情好转,逐渐稳定后,向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生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协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 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立即抢救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建立静脉通路 → 吸氧、监护 → 观察生命体征 → 告知家属 → 记录抢救过程

四、创伤性休克的应急抢救预案

【应急预案】
(一)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氧气吸入,补充血容量,由于失血过多,末梢循环不良,静脉充盈差,以致穿刺困难,所以在输液时应选择较粗大且直的血管,可用大号套管针,必要时采用双通路同时输入液体及其他血制品,但要防止发生肺水肿。
(二)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及新鲜血或706代血浆,如患者继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 120/min、血压< 80/ 50 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患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应迅速补充血容量,应及时查找原因是否有合并内脏破裂,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同时临时结扎肢体出血部位。
(三)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
(四)抢救创伤性休克期间应每15~ 30 min测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 2 h一次,同时应用心电监护,病情允许时,去手术室处理 (必要时)。
(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
(六)注意为患者保暖,适当增加盖被,但应避免用热水袋或热水瓶,防止烫伤。
(七)及时留取各种标本,并送验。
(八)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服务。
(九)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 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立即抢救 → 通知医生 → 继续抢救 → 观察生命体征 → 告知家属 → 记录抢救过程

五、开放性骨折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抽取血标本,必要时遵医嘱输血,准确及时应用药物。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组织血氧含量,纠正低氧血症。
(三)伤肢妥善固定,伤处包扎止血,充分暴露患者身体各部分,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创伤。
(四)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以便及时做生化、肾功能、 红细胞压积等化验检查,协助做各种辅助检查。
(五)必要时留置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以了解有效循环血量情况,泌尿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
(六)协助做好各种诊断性穿刺及治疗,如胸穿、腹 穿、胃肠减压及胸腔闭式引流术。
(七)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禁饮食准备、备皮、皮试、术前用药准备、各种检查结果报告单(X线片、CT片、磁共振等)的准备等。
(八)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病情危重者,专人陪伴,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程序】
通知医生立即抢救 → 建立静脉通路 → 吸氧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观察生命体征 → 术前准备 → 心理护理 → 记录抢救过程

六、急性胸部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使用套管针或大针头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应用心电监护,通知患者禁饮食。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观察呕吐物性质、量及颜色并记录。
(三)遵医嘱应用止血剂,激素。
(四)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每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严重者5min测一次,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
(五)备好抢救用物,药物。
(六)配合医生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并记录,如持续引出不凝血块或持续大量溢气且肺难以复张,心率>120/min,血压<80/50mmHg,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七)患者病情危重时,平卧位,绝对卧床,稳定后改半卧位,及时更换污染被服,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
(八)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使其有安全感,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 → 建立静脉通路 → 氧气吸入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记录出入量 → 观察病情变化 → 配合抢救 → 绝对卧床 → 清除血迹、污迹 → 做好健康宣教

七、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应尽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尽量使用套管针或选用9号头皮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物,706代血浆、全血等。
(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根据生命体征情况,遵医嘱应用升压药物,必要时微量泵注入。
(四)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五)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嘱患者禁饮食。
(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注意为患者保暖。
(七)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皮、注射术前药物,待手术。
(八)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陪伴病情危重的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 → 开放静脉通路 → 配合抢救 → 监测生命体征→ 腹穿 → 胃肠减压 → 绝对卧床休息 → 做好术前准备 → 做好心理护理

八、膀胱破裂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如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加快、面色苍白,提示有休克发生,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尽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保证输血、输液的通畅,同时应用止血药物。
(三)较重的膀胱破裂和有复合外伤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做腹膜外膀胱造瘘,并引流膀胱周围间隙渗出。开放性膀胱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行膀胱造瘘术,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四)观察血尿和腹膜刺激症状,判断有无再出血发生,记录24h引流尿液的颜色、性状、量,鼓励多饮水,增加内冲洗作用。
(五)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六)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七)伴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卧硬板床,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伴有尿道断裂的患者,需行尿道牵引,,会引起疼痛不适,可适当应用止痛剂。
(八)及时、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和护理记录。
【程序】
通知医生 → 建立静脉通道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 保护引流管通畅 → 记录引流量、观察其颜色性状 → 做好心理护理,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

九、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切开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二)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新鲜血浆或706代血浆,甘露醇等,若患者有胃肠道反应,血尿、心率在120/min 以上,呼吸30/min,脉压差小于3 kPa ( 22 . 5mmHg),体温过低,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止痛剂。
(三)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呼吸兴奋剂,强心药、气管切开包、雾化吸入器、吸痰器。
(四)应遵医嘱,晶体液、胶体液交替滴人,根据尿量调节滴速,一般要求成人均匀地维持尿量30 ~40 ml/h, 低于20 ml应加快补液;高于50时,滴速则应减慢。
(五)补液速度,伤后8 h补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8~24 h补入,能口服者,仍争取口服。
(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度烧伤患者, 15~ 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七)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确记录出人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八)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可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呼吸道烧伤严重,呼吸困难时,立即行气管切开,湿化呼吸道可做蒸汽吸人或超声雾化吸入。
(九)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观察肢端血运及渗出情况,给予烧伤治疗仪持续照射,温度适宜。保持室内安静整沽,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垫子,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创面感染,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十)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协助患者翻身,更换烧伤垫,对受压创面适当处理。
(十一)严格控制饮水、饮食、少量多餐,口渴时不能直接满足患者的要求,饮食要以流汁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预防大便秘结,注意保护口腔卫生,眼睑外翻等,做好头面部的护理。
(十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性期有专人护理,使患者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 → 配合抢救 → 开放静脉通道 →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 镇静止痛 → 创面处理清除血迹、污物 → 记录出入量、监测生命体征 → 绝对卧床休息 → 做好心理护理→ 记录抢救护理记录

十、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补液及抗生素。
(三)禁饮食,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五)病室保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不良刺激加重病情变化。
(六)安慰患者及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使其减轻恐惧焦虑心情,取得配合。
(七)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等。
(八)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注射术前药物,等待手术。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 → 建立静脉通路 → 行胃肠减压 → 注意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 做好术前准备 → 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