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诗律史(9)第四节 粘式律

(2016-10-03 15:01:03)
古典诗律史(9)第四节 粘式律  
2012-02-20 20:06:39|  分类: 古典诗律史 字号
第四节 粘式律
本节列举和分析一定数量的诗倒,以分析和证明这种粘式结构的齐梁体格律诗。为叙述方便,我们按诗行多少分成下面几类。
一,粘式绝句
  (1)平起仄收式。这种格式由律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粘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而成。我们根据第一句的平仄格式定名。例如:
泳织女  (刘孝仪),
金钿已照曜,白日未蹉跎。
欲待黄昏后,含娇渡浅河,
在渭阳赋诗  (王 伟)

平明听战鼓,薄暮叙存亡。

楚汉方龙斗,秦关阵未央。

重别周尚书  (庾  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周尚书弘正  (庾  信)

交河望合浦,玄菟想朱鸢。

共此无期别,知应复几年?  

秋  日    (庾  信)

苍茫望落景,羁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残花足解愁。

早  梅  (谢  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石  桥  (萧若静)

连延过绝涧,迢递跨长津。

已数蓬仙客,兼曾度猫人。

王昭君  (施荣泰)

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

唧唧抚心叹,蛾眉愁杀人。

这些诗例与唐代五绝的格式相同。其中,出句‘平平平仄仄“跟“平平仄仄仄”一样常用,对句“平仄仄平平”跟“仄仄仄平平”一样常用,这种情况,也为唐代近体诗所继承。

(2)     仄起仄收式。这种格式由律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粘合‘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成,此式比前一式更为常用,例如,

咏  帐  (沈  约)

甲帐垂私璧,璃云张桂宫。

隋珠既吐曜,翠被复合风,

被执作诗一首  (度肩吾)

发与年俱暮,愁将罪共深。

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琴。

萝见故人  《姚  翻》

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

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

泳安仁得果  (李孝胜)-

潘岳河边返,情知掷果多。

词甍听不见,无奈识车何。

卫王南征  (庾  ,信)

望水初横阵,移营寇未降。

风尘马足起,先暗广陵江。

仙山二首之二  (庚  信)

石软如香饭,铅销似熟银。

蓬莱暂近别,海水遂成尘。

赠谢娘  (徐悱妻刘氏)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梔子最关人。

此外,如何逊《为人妾怨》、庾肩吾《詠长信宫中草》、萧子显《树中草》、刘孝仪《和詠舞》,许倪《破扇》,庾信:《山中》、《尘镜》,、岑德润《咏鱼》;以至陈叔宝《入隋》、杨广《赐守宫女》、《赠张丽华》、〈忆韩俊娥〉等等,都是属于这种平仄格式。

至于第一句用韵的粘式五绝,极为罕见。原因是齐梁时代以一联为范围安排平仄相间,如果第一句也用韵,等于犯了上尾病,而上尾被视为重病,因此绝少遇见。现仅能举出一例:

-城上乌- (朱  超)

朝飞集帝城,犹带夜啼声。

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尚惊。

这首诗是平起平收式,‘城、声’是清韵,‘惊’是庚韵,清庚通押。

二、粘式律诗

粘式五律由四联八句组成,跟唐代律诗一样,按粘对规则构成平仄格式。我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完全合律的,第二类是有一联失粘的。现分别举例如下:

第一类,完全合格的五律

(1)   仄起仄收式,此式最为常用。

咏  柳  (吴 均)

细细生堂北,长风发雁门。

秋霜常振叶,春露讵濡根。

朝作离蝉宇,暮成宿鸟园。

不为君所爱,摧折当何言。

春夜山庭  (江 总)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

山疑刻削意,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惋草,池惊旅浴禽。

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别周记室  (王 胄)

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意悽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竞无言,

折杨柳  (徐  陵)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阳苑,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平起仄收式:

昭君怨  (阴 铿)

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

汉地行随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寒雾,陇首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对  酒、(张正见)

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  

竹叶三清泛,葡萄百味开。

风移兰气入,月逐桂香来。

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

关山月  《徐  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宵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此外,第一句用韵的格式,即仄起平收式和平起平收式,跟五绝一样,仍然较少,只有到陈代,才偶能发现,而平起平收式则十分罕见。现分别举例如下:

3.仄起平收式,

别毛永嘉  ;(徐  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舟中望月 (庾  信)

舟子夜离家,开船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冥落独轮斜。

陇头水  (陈叔宝)

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

禽飞暗识路,鸟转逐征蓬。

落叶时惊沫,移沙屡拥空。

回头不见望,流水玉门东。

4,  平起平收式,仅能举出一例

关山月  (张正见)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

晕逐连城壁,轮随出塞车。

唐冥遥合影,秦桂远分花。

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以上这些诗例,都跟唐人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完全一致。所以,一般文学史著作谈到律诗唯提沈,宋,实是不太完善的说法,其实,沈全期,宋之问并没有创制出什么诗律格式来,他们只是继承和肯定了这种诗律格式而已,这在当时,仅是顺着诗律发展的趋势,已不是什么多大的难事了。  

(   ……校对至此;以下尚待校对!!!  ……从以上所举诗例,可见:“五绝、五律”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不是到直唐代才产生的!!!    

第二类,失粘的五律,:、

(1)   第一联和第二联之间失粘。例如:

公无渡河  (张正见)

金陧分锦缆,  白马渡莲舟。

.凤严歌响绝,浪涌榜人愁。

撂折桃花水,帆横竹箭流。

何言沈壁处,千载偶阳侯。

赠周处士  (庚肩吾)

九丹开石室,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臆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丘中自雪琴。

方欣松叶酒,  自和游山吟。,

(2)   第三联和第四联之间失粘。例如:

并州羊肠坂  (江  总)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谅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

登武昌岸望    (阴  铿)

游:人试历览,。1B,迹已丘墟。,‘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i:烟芜遂若止,  当不为能居。

淖和山池涵ri(-狳-陵),

醱萝浮无定所,郁岛屡迁移。  ‘、:

不觉因风雨,何时入后池。;,

:楼台非一势,临玩自多奇。

云生对户石,猿挂入榈枝6

(3)   第二联和第三联之间失粘,结果全诗被分成了两首不同格式的五绝,而未能成为五律的声律结构。这种情况的中间两联,则是同一种律联的重叠。例如:

战城.南  (,张正见)

蓟北驰萌骑,城南接短兵。

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

旗交无复影,角愤有餘声。

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这是仄起仄收式五绝加平起仄收式五绝的声律结构)

Zt:‘紫骝马    (张正见)  

将军入大宛,善马出从戎。-

影绝乾河上,声流入窟中◆.

似启犹依草,如龙镀向空.

.须还十万里,试为一道风。

(这是平起仄收式加仄起仄收式,是两首五绝相加的格‘式.)

奠得长笛吐清音  ,致靖:嘲)

-胡关气雾侵,羌笛吐清音。

韵彻山阳曲,声悲陇上上吟。

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

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

(这是平起平收式加仄起仄收式)

七  夕  (庾肩吾)

玉匣卷悬衣乡‘.摹针楼开夜扉

短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

离前紂忿促夜,剔后对空机。

债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这是仄起平收式加平起仄收式)

此外,如萧子范《后堂听蝉》,庾肩吾《《春日》、阳缙《照帙秋萤》、苟仲举《铜雀台》、江总《长安道》,  《赋得三五月满》、张正见《洛阳道》、徐陵《刘生》、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等等,都是屉属于这种申前后两首五绝相加的声律结构。这种结构是五律有失粘的毛病,在唐代近体诗中,也不乏其例。

三,粘式长律

齐梁体格律诗中有不少长篇制作,其中合律的粘式长律以徐陵较为突出,例如:(1)仄起仄收式,

出自尊北门行    (徐  陵)

蓟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

燕山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屡战桥恒断,长冰堑不流。

天云如地阵,汉月带湖秋。

土泥函谷,授绳缚凉州。

平生燕颔相,会自得封侯。

这首诗只有第五联中的‘凉刀字不合平仄,但凉州是地名,不能改动。

(2)   平起仄收式,

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  :(徐  陵)

元良属上德,率土被中孚。

议幄朝无怠,周门夕复趋。

恒经既受业,贺拜且尊儒。

壮志谐风雅,  高文会斗枢。

铿锵叶舞蹈,炤烂等琨瑜。

沟水恕雄伯,漳川仰大巫。

鲍鱼宁入俎,钓鳖匪充厨。

淑誉恒词屈,防年岂滥诛。。

( 3)仄起平收式,

走笔戏书应令    (徐  陵)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F经新代.故,那恶鼓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僚宙著腰身。

这首诗只有第二句中的‘如刀字不合律。

4.)平起乎收式,  

薪成安乐宫  。飞肝  铿)

靳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鹏仰,连翩贺燕来。

重檐寒雾宿,丹并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这首诗据《历代吟谱》称:‘噻赋新成安乐宫,援笔便就簿O这话当然有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这种新的长篇律诗在那时是已经经形成了:。不过,格律诗由于篇幅一长,不免会有个别不合律的地兔方。三齐梁体长律当然也不是多数全篇合的,有的在两联之间出现失粘现象,结笨格律结构上中断而出现了两个头,形成了两首诗相加的格式。如: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    (庚肩吾)

北园凉气早,步辇暂逍遥。

避日交长扇,迎风列短箫。

山带弹琴曲,桐横栖凤条。

悬门开溜水,锦石镇浮桥。

黑米生菰叶,青花出稻苗。

无因学仙藻,云气徒飘飘,

这首诗开头两联是平起仄收式的五绝结构,第三联到末尾是仄起仄收式五律的格式i其中末联的‘仙矽字不合律。又如摹

王昭君  (庚,,信)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

镜失菱花影,钗除郐月梁.

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

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

别曲真多恨,哀绞须更张。

这首诗第三联和第四联之间失粘,因而,开头三联是粘式结构,后两联又是粘式五绝的结构,都是平起仄收式。又如:

赛汉高庙    ,(庾肩吾)

:。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

临楚岸,非复望长安。‘

,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l

、尘飞远骑没,  日徒半峰寒。

:徒然1仰成诵,终用试才难。

这首诗第四联和第五联之间失粘,前四联是一首五律的结构,再从末两联看,则是一首对式五绝的结构。

以上,我们列举和分析了相当数量的诗例,无论je是完全合格的五绝、五律和五言长律,还是略有失粘之病的例子,都已足以证明在南北朝齐梁以来的时期,后来被称为近体诗的那种格律诗已经产生和形成起来了。所以,如果认为这种格律诗是唐代诗人创造的,那实在是很不确切的结论,是没有着手去分析南北朝诗歌的格律情况而沿袭旧说的结果,今天,我们应把这个结论加以修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