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形数理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e6e9d0100uxt5.html周靖国老师博文
古希腊有位数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和他的学派在数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之源”。1表示点,2表示线,3表示面,4表示体。
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由点、线、面、体所组成,而1+2+3+4=10,因此,10就可以表示宇宙。
毕达哥拉斯把自然数看成是点的集合,尤其看重能够排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数。下面我们就用这三种数推出一些重要而常用的公式。
公式一:两个三角形数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数:
http://s2/middle/668e6e9dt8888290dd311&690
所以,(1+2+3+4+5)×2=5×6,即,
http://s12/middle/668e6e9dt88882c250feb&690
推而广之,如果三角形数有n层,长方形数就有n层,每层有n+1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自然数的和的公式:
http://s1/middle/668e6e9dt88882fb94780&690
公式二:正方形数可以这样划分:
公式三:长方形数可以这样划分:
公式四:正方形数还可以这样划分:
先按横行从1加到5,再按竖列从4加到1,即,1+2+3+4+5+4+3+2+1=52。推而广之,如果正方形数有n层,于是得到求从1到n再到1的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公式:1+2+3+…+n+(n-1)+(n-2)+…+2+1=n2
图形数把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图形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推出两个重要的公式。
公式五:把12、22、32、42、52这5个连续的正方形数稍加变形,排成左下方的“摩天楼形”:
如果在它的两侧各加上同样的5个连续的正方形数,就会得到一个像右上方的那样的长方形数。摩天楼形数等于
长方形数是它的3倍,等于
而这个长方数有
层,每层有2×5+1个点,所以,
即,
http://s10/middle/668e6e9dt8888bb6287f9&690
真是妙不可言!
公式六:下面的大正方形是由一些边长分别是1、2、3、4、5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因为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1+2+3+4+5,所以
而
于是
推而广之,就得到求连续立方数的和的公式:
http://s7/middle/668e6e9dt8888c0348fb6&690
真是不可思议!
上面我们用数形结合与合情推理的方法,妙趣横生地得到六个非常重要而常用的公式,使我们不能不又一次为数学内在的奥秘所陶醉,为她那无与伦比的美所倾倒。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前面,在“有趣的图形数”一文中,曾经提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自然数看成是点的集合,尤其对可以排成三角形、正方形的数情有独钟,把它们称为“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
我们知道,自然数是:
1,2,3,4,5,6,7,8,9,10,…
三角形数,实际上就是从1开始的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和:
1,3,6,10,15,21,28,36,45,55,66,…
正方形数,实际上就是自然数ɑ的平方ɑ2:
1,4,9,16,25,36,49,64,81,100,…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自然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呢?有,并且有无限多个,它们是:
1,36,1225,41616,1413721,48024900,…
这类数是两个正方形数的积,它的一般公式是b2c2。
1=12×12,b=1,c=1;
36=32×22,b=3,c=2;
1225=72×52,b=7,c=5;
41616=172×122,b=17,c=12;
1413721=412×292,b=41,c=29;
48024900=992×702,b=99,c=70;
……
这也许还算不上多么奇特,可是自然数b、c与2的平方根,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竟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我们知道,2的平方根1.414213562…是一个无理数,它的近似值可以用下面一系列连分式表示:
三角形数、正方形数,既然可以看成点的集合,那么,如果把三角形数:
1,3,6,10,15,21,28,36,45,55,66,…
“一层一层摞起来”,就可以形成“四面体数”:(四面体——底面是三角形的锥体。图略)
1,4,10,20,35,56,84,120,…
同样,如果把正方形数:
1,4,9,16,25,36,49,64,81,100,…
“一层一层摞起来”,就可以形成“金字塔数”:(金字塔——底面是正方形的锥体。图略)
1,5,14,30,55,91,140,204,…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自然数,既是正方形数又是金字塔数呢?有,但是只有一个,就是4900,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自然数、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四面体数、金字塔数之间,还有一些奇妙的性质。有的在前文中已经谈到,比如:
1、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立方和,等于相应的三角形数的平方。如,
从1开始的前3个自然数的立方和是13+23+33=1+8+27=36,而第3个三角形数是6,62也等于36。从1开始的前5个自然数的立方和是13+23+33+43+53=1+8+27+64+125=225,而第5个三角形数是15,152也等于225;
2、任意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的和,都是正方形数。如,
三角形数1,3,6,10,15,21,28,36,45,55,66,…中,3+6=9,21+28=49,45+55=100,而9、49、100都是正方形数;
而下面这条新的性质就更加难以想像:
3、任意两个相邻的四面体数的和,都是金字塔数。如,
四面体数1,4,10,20,35,56,84,120,…中,1+4=5,4+10=14,10+20=30,20+35=55,35+56=91,56+84=140,84+120=204,而5、14、30、55、91、140、204都是金字塔数。
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四面体数、金字塔数,都是自然数的化身。自然数就是这样,既朴实无华又奥妙无穷。难怪毕达哥拉斯学派对自然数会顶礼膜拜奉为神明。自然,是世间万物的本源,自然,又是世间万物的归宿。在数学中,自然数又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