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高邮孟城驿

在参加高邮第九届集邮文化周期间,我们募名走访了高邮孟城驿。高邮孟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活化石"。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航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
现在的孟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孟城驿。青砖黛瓦、三重飞檐的鼓楼是孟城驿的制高点和形象标志物,高约15米,上悬"飞阁凌天"、"极目湖天"的匾额,还有"置邮传命"、"国之血脉"的题字。楼高三层,沿木梯盘旋而上,顶层高悬一面红色白面大鼓。据介绍,古时驿站击鼓报时极为重要,鼓声就是命令。巍峨高耸的鼓楼既可值更报时,又能站岗眺望,有重大喜事时在此报捷庆典。
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孟城驿"史料展览。
中国古代的驿站,其功能是比较综合的,概括起来大约有四个:第一个是邮传的功能,这也是驿站最首要的功能,邮传相当于我们现在邮电局的职能,所以,现代人常说,驿站是邮电的前身,是它的起源。第二个是接待的功能,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政府招待所,接待过往官员、各国使节等等。第三是漕运的功能,各位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驿站是濒临京杭大运河的,在明代,运河南北贯通,是当时的交通大动脉。古代的孟城驿就担负着南北漕运任务,运送粮食、运送食盐。比如说,高邮有南北澄子河,运河里的粮盐运来后,要通过驿站转运,泊过澄子河,运到里下河地区。第四呢,就是中途押解犯人,这也是驿站的一项特殊功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看守所。
在孟城驿街上,现设有孟城驿邮政所,门面不大,约十几平米,办理常规邮政业务,启用孟城驿邮戳,这是目前国內迄今保留使用的古驿站邮戳,是研究古驿文化的"活化石"。店内销售有高邮风光邮资片和明信片,其中就有孟城驿片,作为有兴趣研究古驿絲驿文化的集邮者是轻易不会放弃选购邮品盖销邮戳的。抓紧时间买片销戳,算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