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金邮戳赏析
近日拍得邮政储金邮戳封1枚,对此邮政储金邮戳略 略作考究赏析.
京包铁路旧称京绥线、平绥线。从北京经河北省张家口、山西省大同、内蒙古自治区的集宁和呼和浩特,到包 头,全长833公里。是中国西北铁路干线。沿线经过冀北山地、张北高原、大同盆地,出长城达河套平原。既是一条晋煤外运线,又是一条与蒙古、俄罗斯相通的国际线一部分。
1954年设平地泉行政区,行政区人民政府驻平地泉镇。原绥远省集宁专区所属集宁、兴和、丰镇、凉城、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萨拉齐、固阳、武川、归绥、武东、卓资、陶林等14县及平地泉镇,原由绥远省直辖的土默特旗、东四旗中心旗、镶蓝镶红联合旗、正黄旗划归平地泉行政区。
1956年平地泉镇改设为集宁市。平地泉行政区人民委员会驻集宁市。辖1市、11县、4旗。
1957年撤销集宁县,并入集宁市、兴和县和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行政区辖1市、10县、4旗。
1958年撤销平地泉行政区,将集宁市及兴和、丰镇、凉城、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武川、卓资等8县及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土默特旗等4旗划归乌兰察布盟。


普票6.250园,销邮政储金邮戳
1954年由京包线平地泉商栈寄山西原平商号印刷品邮资实寄封,贴普6.
250元面值石狮图案邮票,印刷品邮资,销邮政储金1954..2.12邮戳,封背盖 点线三格式,字钉为一九五四.2.16 汉字阿拉伯数字混合, 山西原平邮政落地戳 .
中华邮政期间,邮局开办“邮政储金”业务,使用的是三格式“邮政储金”专用日戳,戳为圆形、(点)实线边框,上格刻“邮政储金”(右读,下同)、下格为局名和地名、中格为日期。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邮局沿用了中华邮政“邮政储金”日戳,即便在1953年停办邮政储蓄业务,交中国人民银行接管后,一些邮局仍在使用此戳,不仅盖在邮政帐务单册中,且还有用于盖销邮票者。
邮政储金,亦称邮政储蓄,是邮政兼办的一项金融业务。
邮政办储蓄,1861年英国首创。中国邮政局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办之时即开始办理汇兑业务,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起兼办储金业务。1919年3月1日,国民政府在原来邮政局经营汇兑储金业务的基础上,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于上海,直隶于交通部,并颁布《邮政储金条例》,又公布《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金章程》。中华邮政遂于1919年7月1日开办邮政储金业务,把邮政局原来的储金汇兑业务接收过来,但其人员和机构不变,并规定一切政府款项凡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银行未设有分支行之地点均由邮汇局转饬当地邮局代为办理。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汉口、安庆、太原、开封、济南、南昌和杭州等11个省会管理局的邮政局试办储金业务。
最初,邮政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只有存簿储金一种,即类似银行的活期储蓄。按章一元起存,不足一元者可先买邮票贴入储金格纸,等贴满一元时再换登存簿存入;存款数额个人每月存入不得超过300元,团体不得超过400元;存款总额个人不得超过3000元,团体不得超过4000元。但不久,江苏和安徽等省即取消了此一最高数额的限制。
1930年3月15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开始增办定期储金、支票活期储金、邮票储金等多种业务。直至1931年6月29日,当时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法》,才将业务定为存簿储金、支票储金、定期储金及划拨储金四种。
邮政储金。储金种类有:存簿储金、定期储金、支票储金、存本付息储金、零存整付储金等,其中以存簿储金最为发达。抗日战争以前,全国办理邮政储金的局所已达680余处,储金总额6000万元。抗战胜利后,办理储金业务的局所已扩展到2000余处。据民国36年上半年的统计,储金总额为2110余亿元,储户270余万户。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决定,邮局继续兼办储蓄业务。1951年3月10日起,改为受人民银行委托代理业务。1953年9月1日起邮局停办了邮政储蓄业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