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2013-02-28 18:38:01)
标签:

文化

分类: 邮集展示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品名:民居大全

志号:普民居

设计者:陈汉民、华健心、何洁

发行日期:198641日-1991

版别:影写版

邮票规格:25*30毫米

齿孔度数:(2)(4)(7)-(1411*11.5度 其余12.5*13

版式:(1)(3)(5)-(9)(11)(13)(17)-(216010*6

   (2)(4)(7)-(1410010*10

   (15)(16606*10

1)内蒙民居   1分  (1986.5.15

2)西藏民居   1.5分 (1986.7.1

3)东北民居   2分  (1986.4.1

4)湖南民居   3分  (1986.12.25

5)江苏民居   4分  (1986.10.15

6)北京民居   8分  (198606.15

7)云南民居   10分  (1986.08.1

8)上海民居   20分  (1986.9.10

9)安徽民居   30分  (1986.5.15

10)陕北民居  40分  (1986.11.15

11)四川民居  5分   (1986.9.10

12)台湾民居  90分  (1986.4.15

13)福建民居  1元   (1986.10.15

14)浙江民居  1.10元 (1986.4.15

15)青海民居  1.30元 (1989.4.1

16)贵州民居  1.60元 (不详)

17)广西民居  15分  (1990.12.10

18)宁夏民居  25分  (1990.11.20

19)山西民居  80分  (1990.9.20

20)山东民居  5分   (1991.6.11

21)江西民居  2元   (不详)

       住宅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传统民居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更多反映的是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居住是一个复杂的物质文化现象,因社会、种族、文化、经济及物理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各有差异。表征着各地方、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对外交流学习的演变历程,见证与记载着各历史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民俗充分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融入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表现出地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多要素,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住宅是最基本的、最大量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建筑类型。为了区别于现在新住宅 ,我们把它称为传统民居或民居建筑。民居形态包括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社会形态指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特征。居住形态指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和内外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传统民居的特征在建筑上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国传统民居根植于流传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代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极富人情味和地方特色。这些形式各异、瑰丽多姿的民居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 中的一份宝贵财富,也是当今建造新民居时可资借鉴的源泉。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气候悬殊,地理条件不同,材料资源又有很大差别,加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造成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立面外观和内外空间处理也不相同,使得中国民居建筑具有鲜明、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

 

       由于南北气候的悬殊,东西地理的差异,在北方干寒地区形成的是合院式民居,在南方湿热地区就形成天井式民居,在中原黄土地带形成的是窑洞民居,在沿海多台风和内陆多地震地区则形成穿斗式民居 
  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技术和艺术处理经验,如民居建筑的通风、防热、防寒、防水、防潮、防台风、防虫、防震等方面的做法,民居建筑结合山水、地形的做法,民居建筑装饰装修处理等,在今天仍有实用和参考价值,值得探索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有关,与儒礼、道学、阴阳五行等思想也有密切关系。例如在家庭制度盛行的农村,聚族而居的现象非常普遍,民居与家庙、祠堂布局一起。古代盛行的天命观、家族观、等级观和阴阳五行思想,对民居的选址、择位、定向、布局以及建筑的正面、大门、山墙、墙尖屋脊、装饰装修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目前,我国传统民居研究大致从文化角度和社会角度人手。前者是从文化特征以及集合体人手进行研究,后者是从社会关系及结构人手进行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民居研究主要偏重于从文化角度进行,而从社会角度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今天迫切需要加强从社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深入调查了大量民居单体建筑资料之后,我们应该尝试去把握民居建筑整体的研究。例如在福建传统民居研究方面,不能仅限于某个民居的平面、立面、梁架、型制的研究,而要综合村落中的宗祠、寺庙、学堂、戏台、商铺等各类建筑,结合历史、地理、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探讨它们与传统民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民居五大类型的特点是: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客家“围龙屋”。

     传统民居是无言的历史,千百年来,那些创家立业的一代代先人们已悄然隐入了历史烟尘之中,只留下的那些残存的古民居矗立无言,仿佛在诉说着数百年的人世沧桑,让他们的后辈们即现代的人们在不经意的漫步遐想之间,从陈旧的深宅老园中,从青砖黛瓦中回味到那个极尽繁华的年代……红柱画梁、屋脊窗棂、砖雕石刻、……它们沐浴了世纪的风霜,历史价值早已超过了使用价值,定格成历史时空程序中某种独特的景观,成为传统古建中中无法抹去的记忆。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扩容,旧城拆迁改造 ,农村城镇化发展,新的建筑材料工艺的应用,许多传统民居大量拆迁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如北京城里的四合院,重庆市的吊角楼都被幢幢混凝土筑起的高楼所覆盖,百城千孔一面的城市少了地域风情特色,我们期待各级政府能从保护环境保护文物那样保护稀少的传统民居,手下留情,有重点有规划的留下那些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群,给人们给后代留下点历史的记忆和历史的痕迹 吧!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中国传统民居》普23-27邮票1框极限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