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十八潭-清水尖-北港沟穿越小记

(2006-11-29 12:10:06)
分类: 旅游收藏
京西十八潭-清水尖-北港沟穿越小记(03-06-14)

此次穿越前半程为探路。

准备

此前已完成北港沟至清水尖的登顶。由于地图上标示出一条从北港沟起,经过清水尖顶峰南坡下转向东北至安家庄附近的小路,使我们对清水尖南坡向北坡的穿越充满憧憬和信心。实地考察,在清水尖顶峰南侧下方300米左右处(绿野命名为“蕨菜台”)的林地附近看到有不明显的小路向东北山脊下降。向附近村民了解,均称十八潭至清水尖有路,但多少年来没人走,长严了。手头有旧的20万分之一等高线地图,用处不大。

穿越记录

在选择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穿越时,有些犹豫:南北穿越,前半程不用探路,后半程又都是下降,应容易一些,只是如果探路失败,返回的困难较大;北南穿越,有利之处是探路不果可随时下撤,可进可退。但前半程一路上升,增加探路难度。然而,SARS的来临,进入北港沟的公路被封闭,使我们不再需要作出抉择。

6月14日京西十八潭景区非典后重开。8点45分我们三人作为第一批游客进入景区。半小时左右到达第一瀑。途中我们一直在观察左侧上山的路,寻找地图上标出的那条村路。正当我们准备往回走,找路从左侧上山脊时,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沟的两侧山脊均有路上清水尖,左侧路远。这使我们改变事先的计划,改由右侧上山脊。

得知小路在沟的右上方不远处,9点15分我们从第一瀑右侧顺水冲的山沟向上攀登,上升200米后,9:50分和一条很清晰的小路汇合。小路很快就把我们引向十八潭沟底上方的山脊。在山脊上行走约40分钟,路开始缓降,到达一小岔沟(大沟的右侧支沟)底后,小路转向岔沟左侧继续上升,12时到达一个小草甸,可以看到西南方向隔着大沟的清水尖主峰,只有右侧有连绵的山脊与之相连,中间隔着2、3座山峰。此时,前方的路变得极不清晰。我们追寻着若有若无的小径,在丛林中穿来穿去,13时左右到达山脊,小路又从杂草中显露出来。

从这里看清水尖,仍然不近;前方是否有路登顶,没有把握。metoo提出了前进还是后撤的表决动议,陀螺、海老大(已经现出疲态)毫无退缩之意,均不愿返回。遂继续前进,心里作了最坏的打算。

14时30分,沿山脊上下两个山峰后,下到清水尖北边马鞍形山口,前进方向被岩壁阻挡,只有一条被人踩出来不算路的路指向来的方向的大沟。沿“路”向前,“路”况越来越差,且不断下降:显然此“路”不可能迂回到主峰的南侧。改从石壁左侧循树木稀疏处强行横切。由于水平横切,草木越来越密,三人又重新翻上山脊,小路重现。16时15分沿山脊从北坡登顶。

登顶后的下降一路顺利,18时15分过妙境山庄,山庄一片静悄悄(非典闹的,没有游客,工作人员也锁住大门带着狗出去了)。18时45分出沟。由于防非典,大台设有检查站,外来人员进不来,本地人要出去必须开介绍信,我们一时拦不到能出山的车。继续步行到玉皇台,19时30分找到一辆能出山的车。非典时期,讲价后30元(开介绍信也应计入成本)送到十八潭景区。

小结

此线路不值得推荐:十八潭至清水尖过于绕路,需时过多,不宜作为一日穿越路线,且路线不清晰,充满不定因素。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找到地图上标出的北港沟-清水尖-安家庄的那条小路。从安家庄向清水尖方向,村路的起点有三种可能:十八潭所在的沟、其东边下游的清凉界景区、清凉界东边的沟。根据山上的观察,我们更倾向于村路以后两条沟之一为起点。另外,如果京西十八潭沟左侧有路至清水尖主峰,登顶路程会近许多。

十八潭沟右侧上方梁上的小路极好,起初以为是另一条村路。现在分析,只是当地人上山进行生产活动走的路。山上有不少栗子树,还有当地人俗称的“毛尖”的茶树:我们下山时曾被误认作摘茶叶的。断断续续的路,其中可能有采药人留下的踪迹。

由于今年雨水多,山里小虫密度极大。丛林行进中经常遇到“虫雨”(小虫子附在树叶上,人一经过,小虫子像下雨一样,落下有声,全身都是)。成群的飞蚂蚁,还有其他奇怪的虫子。水里的一种虫子,身体像一节枯树枝,小脑袋露在外面。碰它一下,头就缩回去,就像真的枯树枝,一动不动。沟里一种有着环状花纹,我们戏称为“怪哉”的大肉虫到处可见。阴湿、有岩石的地方可能有蛇。
京西十八潭-清水尖-北港沟穿越小记(03-06-14)

此次穿越前半程为探路。

准备

此前已完成北港沟至清水尖的登顶。由于地图上标示出一条从北港沟起,经过清水尖顶峰南坡下转向东北至安家庄附近的小路,使我们对清水尖南坡向北坡的穿越充满憧憬和信心。实地考察,在清水尖顶峰南侧下方300米左右处(绿野命名为“蕨菜台”)的林地附近看到有不明显的小路向东北山脊下降。向附近村民了解,均称十八潭至清水尖有路,但多少年来没人走,长严了。手头有旧的20万分之一等高线地图,用处不大。

穿越记录

在选择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穿越时,有些犹豫:南北穿越,前半程不用探路,后半程又都是下降,应容易一些,只是如果探路失败,返回的困难较大;北南穿越,有利之处是探路不果可随时下撤,可进可退。但前半程一路上升,增加探路难度。然而,SARS的来临,进入北港沟的公路被封闭,使我们不再需要作出抉择。

6月14日京西十八潭景区非典后重开。8点45分我们三人作为第一批游客进入景区。半小时左右到达第一瀑。途中我们一直在观察左侧上山的路,寻找地图上标出的那条村路。正当我们准备往回走,找路从左侧上山脊时,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沟的两侧山脊均有路上清水尖,左侧路远。这使我们改变事先的计划,改由右侧上山脊。

得知小路在沟的右上方不远处,9点15分我们从第一瀑右侧顺水冲的山沟向上攀登,上升200米后,9:50分和一条很清晰的小路汇合。小路很快就把我们引向十八潭沟底上方的山脊。在山脊上行走约40分钟,路开始缓降,到达一小岔沟(大沟的右侧支沟)底后,小路转向岔沟左侧继续上升,12时到达一个小草甸,可以看到西南方向隔着大沟的清水尖主峰,只有右侧有连绵的山脊与之相连,中间隔着2、3座山峰。此时,前方的路变得极不清晰。我们追寻着若有若无的小径,在丛林中穿来穿去,13时左右到达山脊,小路又从杂草中显露出来。

从这里看清水尖,仍然不近;前方是否有路登顶,没有把握。metoo提出了前进还是后撤的表决动议,陀螺、海老大(已经现出疲态)毫无退缩之意,均不愿返回。遂继续前进,心里作了最坏的打算。

14时30分,沿山脊上下两个山峰后,下到清水尖北边马鞍形山口,前进方向被岩壁阻挡,只有一条被人踩出来不算路的路指向来的方向的大沟。沿“路”向前,“路”况越来越差,且不断下降:显然此“路”不可能迂回到主峰的南侧。改从石壁左侧循树木稀疏处强行横切。由于水平横切,草木越来越密,三人又重新翻上山脊,小路重现。16时15分沿山脊从北坡登顶。

登顶后的下降一路顺利,18时15分过妙境山庄,山庄一片静悄悄(非典闹的,没有游客,工作人员也锁住大门带着狗出去了)。18时45分出沟。由于防非典,大台设有检查站,外来人员进不来,本地人要出去必须开介绍信,我们一时拦不到能出山的车。继续步行到玉皇台,19时30分找到一辆能出山的车。非典时期,讲价后30元(开介绍信也应计入成本)送到十八潭景区。

小结

此线路不值得推荐:十八潭至清水尖过于绕路,需时过多,不宜作为一日穿越路线,且路线不清晰,充满不定因素。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找到地图上标出的北港沟-清水尖-安家庄的那条小路。从安家庄向清水尖方向,村路的起点有三种可能:十八潭所在的沟、其东边下游的清凉界景区、清凉界东边的沟。根据山上的观察,我们更倾向于村路以后两条沟之一为起点。另外,如果京西十八潭沟左侧有路至清水尖主峰,登顶路程会近许多。

十八潭沟右侧上方梁上的小路极好,起初以为是另一条村路。现在分析,只是当地人上山进行生产活动走的路。山上有不少栗子树,还有当地人俗称的“毛尖”的茶树:我们下山时曾被误认作摘茶叶的。断断续续的路,其中可能有采药人留下的踪迹。

由于今年雨水多,山里小虫密度极大。丛林行进中经常遇到“虫雨”(小虫子附在树叶上,人一经过,小虫子像下雨一样,落下有声,全身都是)。成群的飞蚂蚁,还有其他奇怪的虫子。水里的一种虫子,身体像一节枯树枝,小脑袋露在外面。碰它一下,头就缩回去,就像真的枯树枝,一动不动。沟里一种有着环状花纹,我们戏称为“怪哉”的大肉虫到处可见。阴湿、有岩石的地方可能有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