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太岳山骑行五日游(七):天岭背山好地方

标签:
沁源太岳山牛角鞍天岭背山山西农业大学 |
分类: 业余摄影 |
沁源太岳山骑行五日游(七):天岭背山好地方

上午10点刚过,告别老猎人一家,继续前行。

从鱼儿泉村,向西,下坡,大约1公里左右,到达这个岔路口,四个学生顺这条路一直往西下坡,前往灵石石膏山景区和灵石 县城。我们老两口从这里右拐弯,继续我们梦中的牛角鞍之旅。

好地方林场简介。

这是一条沙石路,路况还不错,路面比较平整。

就在这时,从沟里下来一辆小货车,是我们平遥庞庄村来这里收购羊只的。

开始进沟了。在百丈悬崖之下,人显得这样渺小。

路边这个不知是干啥的?貌似有人在搞林区科研。

偶尔发现了桦树。

又到一个岔路口。回来后看地图,才知道,左边是通往牛角鞍的路,右边通往附近山头的瞭望台。当时,我们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密密的丛林中,手机又没有信号,辩不清自己的位置,只管拣路况好一点的路往高处走,就近看看山顶风光。于是就往右边走了。

瞭望台二层有两扇门,第一扇有把手,抓住把手一转,门就开了,第二扇门没有把手,门是锁着的,后来好一阵折腾,才想到用自己的钥匙插进锁孔里,一转,门也开了。最后终于成功地爬上了瞭望台,看看四周的风景,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西边,不远处,有一块空地。可以明显地看到有一条道路,通往牛角鞍方向。这是沁源与灵石两县的交界处。从道路情况看,明显地感觉到两县之间合作不够,地方封闭保守意识相当强。这也是近年来在太谷周边,在五台山,在关帝山,在芦芽山区骑行所一再感觉到的。国家现在实行开放政策,除了对外国开放,打通国际贸易交往路线之外,也应下大功夫,打破国内各地有形无形相互隔绝的藩篱,做到国际国际处处畅通无阻。

越过这个豁口下去就是后悔沟。

转回到西北方向的牛角鞍。
张建华
山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0月4日,第四天,上午大约10点告别热情的老猎人一家,从鱼儿泉村出发,继续前行。四个学生中途改变主意,直接取道灵石石膏山景区,到灵石城,然后于5日,从灵石城骑行回太谷。我们老两口坚持原定计划,沿一条林间沙石
公路,顺山沟,向梦中的牛角鞍山顶爬去。这是一条很狭窄的山沟,大约3米宽的道路两侧,紧贴着的就是很陡的山坡,坡上漫山遍野,各种高大乔木、低矮的灌木和茂盛的野草,正值深秋季节,天公作美,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生机勃勃,赏心悦目,仿佛画中游一般。虽然一路辛苦,但心中却大感快意,实在真是太值了!
这一天所走的路线,从鱼儿泉村到山顶瞭望台,属于太岳林局好地方林场,从地图上看,半山腰有个村就叫“好地方”。实地走过之后,深感实至名归,确实是个好地方。回来上网,又从武乡户外徒步协会
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119993270)上得知,这一带山区又名“天岭背山”(见《沁
源 天 岭 背 山 记》一文)。

上午10点刚过,告别老猎人一家,继续前行。

从鱼儿泉村,向西,下坡,大约1公里左右,到达这个岔路口,四个学生顺这条路一直往西下坡,前往灵石石膏山景区和灵石 县城。我们老两口从这里右拐弯,继续我们梦中的牛角鞍之旅。

好地方林场简介。

这是一条沙石路,路况还不错,路面比较平整。

就在这时,从沟里下来一辆小货车,是我们平遥庞庄村来这里收购羊只的。

开始进沟了。在百丈悬崖之下,人显得这样渺小。
到接石沟路口,顺便进去看看。

路边这个不知是干啥的?貌似有人在搞林区科研。

偶尔发现了桦树。

又到一个岔路口。回来后看地图,才知道,左边是通往牛角鞍的路,右边通往附近山头的瞭望台。当时,我们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密密的丛林中,手机又没有信号,辩不清自己的位置,只管拣路况好一点的路往高处走,就近看看山顶风光。于是就往右边走了。

瞭望台二层有两扇门,第一扇有把手,抓住把手一转,门就开了,第二扇门没有把手,门是锁着的,后来好一阵折腾,才想到用自己的钥匙插进锁孔里,一转,门也开了。最后终于成功地爬上了瞭望台,看看四周的风景,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西边,不远处,有一块空地。可以明显地看到有一条道路,通往牛角鞍方向。这是沁源与灵石两县的交界处。从道路情况看,明显地感觉到两县之间合作不够,地方封闭保守意识相当强。这也是近年来在太谷周边,在五台山,在关帝山,在芦芽山区骑行所一再感觉到的。国家现在实行开放政策,除了对外国开放,打通国际贸易交往路线之外,也应下大功夫,打破国内各地有形无形相互隔绝的藩篱,做到国际国际处处畅通无阻。

越过这个豁口下去就是后悔沟。

转回到西北方向的牛角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