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中天的“领导弱智论”谈起
(2009-07-24 18:43:05)
标签:
易中天砸场领导管理学山西农业大学杂谈 |
分类: 鲜花盛开 |
从易中天的“领导弱智论”谈起
张建华
这两天网上正在热炒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品三国”出名的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7月20日晚应邀做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网络》节目时的所谓“砸场事件”,一些媒体报道用了非常引人眼球的吓人的标题,什么“狂砸”、“狂臭”、“怒批”、“发飚”、“毒舌”、“讥讽”、“拒绝愚蠢问题”、“耍脾气”、“主持人无语”、“主持人‘眼泛泪光’”……之类,好象发生了什么了不起的大坏事似的。任你天性再怎样喜静,怎样不爱凑热闹,但闹到这种程度,也不由你不去凑一下,于是从网上找到北京电视台那期节目视频点击看了一遍。
看过之后,感觉不过尔尔,just so so,说不上好,但也并不怎样坏。节目总的说还是比较顺利的,易先生有些话虽然比较雷人,但总的讲还是比较配合的,现场气氛也相当融洽,掌声、笑声不断,节目进行到最后,主持人请求易先生唱两句,易先生虽然不很情愿,但也还是唱了,主持人请求易先生为节目写几个字,易先生也写了。至于媒体热议的那几句雷人的话,我看了之下,只感到是一个老教授在教训少不更事的小学生,语言有些辛辣,不太中听,如说主持人提的有些问题“愚蠢”,说“你们领导弱智”、说“现在这年头不弱智怎么当领导”之类,也只好理解为一种学者式的幽默,拿主持人、拿北京电视台领导开涮一下,开个玩笑,如此而已,实在没必要如此热炒,热议。再反过来想,既然这期节目能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按咱们这里的风俗,也就可以知道节目问题不大,否则,如果节目真的坏到不堪的程度,北京电视台怎么可能播出呢?
我不爱凑热闹,对这些事情的是是非非,不感兴趣。引起我发生兴趣,并动手写作本文的是易先生那句“不弱智怎么当领导”。我之所以对此感兴趣,是因为我在主讲经济学课程的同时,还兼讲管理学原理,而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领导者的素质: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领导职务?对此,我曾在课堂上讲过一个观点,为了吸引眼球,这里不妨称之为“二流子定理”,即:经验表明,精通学问和技术的一流专家学者通常当不了领导,通常胜任领导职务的大多是二流专家学者。这一观点,换用易先生的话来讲,就是:相比较之下,领导都是比较弱智的,不弱智当不了领导。
为了避免误会起见,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所谓“弱智”与否是以专业学术理论和技术掌握程度为标准而言的,说“领导比较弱智”,不过是说他们在专业理论或专业技术方面水平略差,仅此而已,绝无其它任何贬损唐突领导的意思。实际上,从管理能力来讲,能胜任领导职务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一点也不弱智。
那么,为什么只有二流学者才能胜任领导呢?道理很简单,做学问与当领导是根本性质不同的两码事,可以略略分析如下:
(1)搞学问是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在真理面前,不容掺杂任何私人利益和个人偏见,一切凭事实与逻辑说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而当领导则是以一定的人或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为目的,一事当前,趋利避害,有利有干,无利作罢,有害就躲。
(2)搞学问强调亲自动手实验,亲自动手调查,用自己的眼光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用幼儿园阿姨教导小朋友的话来讲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而当领导则是想方设法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所谓“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3)搞学问贵在独创求新求异,一事当前,总是想,别人的观点可能有什么毛病,需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全然不顾别人如何看法,也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否现实可行;而领导则贵在脚踏实地,组织协调,求同求稳,一事当前,立足现实,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沟通和讨论,形成共识,有把握的就做,没有把握的就不做。
(4)搞学问,提倡创新,需要执着,即使千人万人反对,也要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血可流,头可断,真理之志不可改,而领导则需要圆通,一事当前,看众人意见办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5)搞学问主要是“想理”,“想事”,整天琢磨事实真相如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如何?……等等,而当领导则主要是“管人”,天天想张三这个人怎样,李四那个人怎样?如何把这些人捏合到一起,管得服服帖帖。
(6)搞学问贵在“专”,盯住某一专业领域,深入钻研,务求精通;而当领导则贵在“通”,要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样样都会,无所不知,却无须深入。
总之,虽然只是一个概略的分析,但也足以说明搞学问与当领导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两件事了,一个人既要搞好学问,又要善于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优秀的学者,在长期学术研究中,会逐渐养成一身学者气,这在搞学问是很想相宜的,但要当领导就难了,如象易中天这样的学者,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不适合当领导。反过来,当了领导以后,要经常处理各种繁杂的日常事务,是很难静心去做学问的,也基本上没有可能成为一流的学者。但是,作为领导,要处理这样那样纷繁复杂的技术性事项和人际关系事项,没有一定的学问和知识基础也是难以胜任的,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通常总需要利用一切时间和各种机会,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素养,虽然不可能跻身一流,但也必须成为二流,而绝不能甘居三流、四流,不思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