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手机浏览器产品方向

标签:
it |
IT路况2012-1126
2013手机浏览器的产品方向
--新浪微博微刊《手机浏览器》005-炳叔
2012年感恩节那天,王小川的搜狗进军手机浏览器市场了。
如果当初阿里巴巴不撤资搜狗,BAT这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就都在手机浏览器战场上有自己的产品了。
可惜啊,当初阿里觉得自己有“阿里云OS”这个嫩母鸡,不把搜狗那个老鸡蛋当宝贝。
结果,王坚的阿里云被谷歌打了一闷棍。
现如今,鸡蔫了,鸡蛋也卖了。
阿里巴巴后悔不后悔呢?
答案应该是.....没啥好后悔的。
理由1:周鸿祎的360搜索上线了。搜狗需要二次创业,那是个纯烧钱的坑。
理由2:真要跟百度腾讯抢地盘,买不起老大UC浏览器,还买不起小三欧朋吗?
理由3:手机浏览器就两个产品发展方向,一个向硬件手机靠拢,做适配;另一个就是向软件手机操作系统靠拢,做内核。你让搜狗顶着阿里云的帽子,去跟iOS、Android、WP8搞开放,搞合作,人家不当你是卧底啊?
因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选择一款手机浏览器,无非就两个条件:
1.满足“需求”
2.解决“欲望”
适配就是满足“需求”。
用户是先有一部自己的手机,然后,就要为他这部特定的手机,选择一款最适配的手机浏览器。所以,如果某款手机热销,这款手机中用的最爽的那款手机浏览器,自然活跃度最高。
内核才能解决“欲望”。
A用户想用浏览器交水电费,B用户想用浏览器上微博,C用户想用浏览器看视频,D用户想我和我老婆一个用iPhone5、另一个用Lumia920,但还可以玩同一款手机Web
A、B、C、D还都想,不用换手机,照样追得上明天才上线的最热门应用,玩后天才发布的最新游戏。
谁家那个浏览器要是搞不定HTML5、弄不上WebGL,不能同时兼顾iOS456、Android2345、WP78,第一时间,给出最新的版本。
用户立马卸了你。
So,
“适配”考验的是执行力,“内核”考核的是创造力。
手机浏览器的最高境界是:换手机,不换体验。
BTW,
搜狗手机浏览器“网页关注”属于适配,它适配的是“网易新闻客户端、新浪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的用户需求,用浏览器功能代替原生APP,它抢了“鲜果联播”的饭饭。
微刊刊名:《手机浏览器》
链接地址:http://kan.weibo.com/kan/351449163222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