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创业者 |
IT路况0808
今天是北京2008奥运会倒计时366天,
旭农网有一位:
杨光和农民的距离是《8 Mile》
八英里=12.874752 公里。
八英里=《8 Mile》
电影《8 Mile》片名“八英里”取自美国底特律城的“八英里”街道之名,此街为底特律城市与郊区的分界线,也即白人与黑人居住区的界线,相当于中国的城乡结合部,城里人与农民的界线。
“八英里”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枷锁。
“想让9亿农民富起来”的旭农网创始人,叫杨光。
他最喜欢的电影就是《8 Mile》,八英里。
一个喜欢Rap长发披肩的80后男生,一位在CCTV 7有份正常工作的程序员,一个用Motorola手机钱包里常备3张信用卡的白领,坐在上岛咖啡喝着20元一听的可口可乐,同你讲他创办的“想让9亿农民富起来”的旭农网,你觉得这事是BT啊,是BT啊,还是BT啊?
反正贫僧坐在杨光对面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就是一个Web2.0的切格瓦拉。
不靠谱。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8/8/4/114dca3d2b8.jpgMile》" />
这样的80后男生也想温总理一样想着9亿农民?
不靠谱啊。
旭农网www.nong365.com 就创始人杨光一个人。
一个人编程,一个人做页面,一个人灌水,一个人SEO,一个人写Blog招呼。
因为杨光的正式工作是在CCTV 7的《乡村大世界》栏目,他亲身体会了栏目上的电视广告帮助农民卖粮食、卖水果、卖编筐,他亲眼得见农民是多么需要有人帮他们卖粮食、卖水果、卖编筐,他知道自己办不了一个电视台天天替农民发消息,他也观察了新浪、搜狐门户上没农民什么事,他还研究了58同城明白农民学会上网发帖至少还要5年,
于是,
他就想,要是整个网站,找人帮农民发帖,不是挺好的商业模式吗?
他就想,要是能发动大学生成为自己家乡的农村经纪人,在旭农网上发帖,网站不就Web2.0用户贡献内容了吗?
他就干了。
他做了个旭农网,首页一进去,100%是个58同城分类的农贸版。
他写了篇博客,《信息是改变人生和命运的捷径!》,自我宣传。
他的宣传,您信不信都无所谓,
旭农网有没有戏,您怎么看也无所谓,
可他提的问题,深深刺激了贫僧,作为一个老家在顺义沿河乡北河村的第二代城里人,
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社会中我们是那么的渺小,每日重复着为生计而奔波着,而远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依然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我们为之又做了什么呢?”
一个喜欢Rap长发披肩的80后男生,做了个旭农网,起码,帮一位为了卖山羊发了300多个帖子的农民,挣到钱了。
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