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板桥老人家有句名言:难得糊涂!这种境界目前我可“欲”而不可求,本人是难得清醒。
看了这两天的留言,让我心动了一下。想起几年前,小平哥哥问我的话:你觉得面子是怎么来的?(大意如此)
当时年轻气盛马上说是自己赢得的呗。哥哥意味深长的说,是别人给的。
当时是不赞成的,而且觉得这样的回答真是没有骨气,一个人“厉害”起来,别人才会给面子的啊。尽管过些日子,也同意了他的看法。时至今日,才明白他是对的。
敬佩,和一个人“厉害”与否,没有什么明显的关系。一个人所得到的尊重,与往昔给予别人的帮助所积累的善缘是分不开的。
父亲从小很聪明,对那些技术活,一看就会,而且还会吹口琴,唱歌!即使是现在,我也觉得他真的很多才多艺。唯独人际成了他的软肋,直到近些年,他不断地给别人帮帮忙,串串门,才真正建立了别人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最近常有这样的念头跑到脑袋里面,觉得身边的一位老师,苏醒姐,封师兄,还有几位好朋友是菩萨,因为在他们身边,我完全放松,并激发出人性里面那些闪光的东西。还有就是上次聚会,突然问苏醒姐,最近抽烟没,她回答没有的时候,让我开心了很久,因为菩萨是不会抽烟的,哈哈。
文章写下的是每日脑子里面涌现出的万千念头中,能“拿得出手”的一个或者几个,要是让我写困惑,写抱怨,写消极,那真是没完没了,又臭又长了。因为我的困惑和疑问哪比大家少呢。与“聪明”“平和”的境界相去甚远。若是因此而矫情和自得,我才真是傻瓜!哈哈哈,先让我傻个五分钟啊,好久没人夸了。
偶尔的那点小闪光源自佛经的启迪。
一个人在没有开悟之前,贤劣是无常的。
估计真正清醒了,也就不会再糊涂啦,娃哈哈。
附上一则小故事吧。
从前,世尊(释迦牟尼佛)和众弟子赶路,路过一片瓜地,想摘个瓜解渴。于是让阿难(好像是他哦)去和这片地的主人要个瓜。看瓜的小姑娘看见阿难,说什么也不给他,并且没给他什么好脸色。于是世尊又让迦叶比丘去。这一次,迦叶非常顺利的拿到了一个大大的瓜。
于是阿难问,“为什么我去,她便不给;而师兄去,便给了呢,况且若论相貌,我比师兄要好看许多啊。”
世尊微笑,“当初你们在路上看见一只死猫,你呢,面露鄙夷,内心厌恶;而你的师兄迦叶,心怀慈悲,对它进行超度念经。今天的小姑娘便是当年的那只猫,以此缘由,便有今日之事。”
只记得梗概了,抱歉。-_-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