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孩子磕碰打闹、争斗欺凌怎样处理

(2016-12-15 18:51:35)
标签:

校园打闹、欺凌

中关村二小

家长的观念方法

分类: 我的文章

小孩子磕碰打闹、争斗欺凌怎样处理

 

儿子的嘴今天磕破了,流了不少血,上下嘴唇和鼻尖都红肿了起来。

幼儿园有一架铁秋千,他是在从前面走过去时,被一个突然荡起秋千来的小朋友扫倒了,铁秋千撞伤了他。我跑过去保护他时已经晚了。小朋友的父亲很好,陪着我们一起去卫生所擦药。

看着儿子疼得哭,我很心疼,但又不好说什么,都是些小孩子,这种互相碰碰撞撞是常有的事情,再说撞到儿子的那个孩子又不是故意的。我便对这位父亲说:“没事,你们回家吧,孩子们都顽皮,一不小心就会有碰碰撞撞的。”

回家的路上我给儿子买了一个小玩具——挖土机,他玩得很开心,忘记了伤疼,一边玩一边说:“‘飞龙牌’挖土机,能挖土,能装土,能拉土,能卸土。”他连用了四个动词来表述他新玩具的功能。

我摸着他的头,跟他解说今天磕伤了的事情。我说日常生活中,是有很多危险的,雷雨天气的危险、交通可能发生的危险、生病时的危险,还有小伙伴之间的打打闹闹带来的意外伤害……

“你知道人也有避免危险的本能反应与智慧、能力吧?”我开始给儿子讲解一些常见的危险以及怎样避免。比如每天上幼儿园,我们都走人行道,到了路口,一定看好红绿灯;雷雨天气,我们撑着塑料雨伞,不在树林中停留;我们也不与小朋友打架,有了矛盾、发生了冲突,就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

“我有能力避免危险,我知道避雷针;打架不好,我也不与小朋友打架,我给他们讲故事,他们喜欢听故事,就不打架了……”儿子还没有多少避险的能力,但他充满了信心。

“你磕伤了,流血了,这叫外伤,要用酒精、碘酒等消消毒,防止感染;你如果突然肚子很疼、拉肚子,就要跟老师说,让老师带着去找大夫检查……”我又给他讲一些外伤和常见病的小知识。

儿子都听了进去。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对他有些作用。

上面是儿子童年时我记下的一件事情。

这两天看到中关村小学发生的“两孩子把手纸桶扣到了另一孩子头上的行为”,我找出了上面的这段记述,一起做一些分析,与家长们分享:

在社会性动物中,幼儿之间是普遍存在打闹、争斗现象的,它们通过这些行为,练习一些生存技能,也尝试自己的能力,逐渐地确立在群体中的地位。自然,在禽兽的世界里,恃强凌弱总是根本的规则。

我们人类的小孩子磕碰、打闹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大致有两种性质,一是嬉戏、取乐;二是受到了一些暴力行为的影响,却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引导、教育,心灵中没有好的榜样与行为规则,就粗暴、野蛮甚至残忍地表现了出来。

我调查和研究这类行为,发现孩子们大都是为了嬉戏、取乐,但也有一些,是由于孩子们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产生的一些恶意的行为。

所以我们应该区别、理智地对待孩子们的这些行为。

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只要是为了嬉戏、取乐,没有什么大碍,家长们尽量不要亲自参与他们之间的事情,可以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学着友好地相处,因为同龄的孩子们要一起成长、长期相处,他们可能今天发生了点冲突、打闹,明天又成了好朋友。

如果自己的孩子误伤了他人的孩子,就要让自己的孩子认识错误并且赔礼道歉,争取谅解了。同时也要去关爱受伤的孩子。

我记得有一次,儿子跟院里的几个男孩子一起玩沙土,他们一把把地抓起沙土,比赛谁扔得远。儿子不小心把沙土扔偏了,扔到了身边一个男孩子的头上,里面恰巧有块稍大的石子,打得男孩子哭了起来,我看到他的后头上流出了血。我满怀歉意地给这个孩子的爸爸打了电话,然后叫了辆出租车,把这个男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去上了药。他的父亲赶到后,一点也没有计较,他说小孩子们一起玩,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没事了,回家吧,都是些皮小子!”

而如果孩子们的行为过了度,形成了有意的打架、伤害,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及时地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了。

这两年,我们的中小学生不时地发生一些这些的事件:

浙江初中生暴打小学生;

江西永新一学校,多名女初中生围殴一女生 扇耳光脚踹达5分钟;

沧州史上最牛最暴力女孩虐打男孩;

00后围殴一男孩 竹竿打断笑声不断……

在这些事件被拍下的视频中,我们看到,打人的学生中,有的用脚踢向小孩子的头部;有的把烟头按到小孩子的胳膊上;有面目清秀却神情冷酷的女生,不断地向同学的脸上抡着耳光;有用竹竿不停抽打躺在地上孩子的00后男孩,而且看着被打者痛苦而咧嘴大笑;而一个7岁的女孩对一个男孩拳打脚踢的时候,她的父亲不但没阻止,反而在一旁摄像并鼓动他们争斗,不断表扬占上风的女孩,并激将挨打的男孩反击。事后这位父亲的解释是:我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面对欺凌要敢于出手,敢于还击。

这些孩子的行为让我惊悚,他们这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表现得如此野蛮、残暴、无情?人类的那些善良、美好的天性、良知,怎么在他们的身上像是一点也没有被唤醒?

我反复地研究这些孩子的行为与他们成长的环境,也找到了有过这类行为的几个孩子,与他们一一进行了交谈。

“你当时为什么动手打同学?”我耐心地问。

“我看武打片和玩电子游戏多了,里面不都是打打杀杀的,很过瘾。”

“她得罪了我。我不害她,她就会害我。皇宫里那些嫔妃都这样,我爸妈也告诉我,别人打你,有本事你就打回去!”

“我爸也这样打过人,打过我妈,打过我……”

 

“我爸妈离婚后,没有人疼爱我了,也没有人管我了……”

我们已经应该认识到了,孩子们的行为之源,主要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与成人的社会教育、影响:

一是父母平日对孩子缺乏人生观念、品行方面的教育;在孩子与同伴发生了冲突、打闹后的教育观念、处理方式影响了孩子;

二是我们的文化、娱乐产品的影响;

三是孩子们生活的家庭、父母或者邻居,有着这样的暴力行为。

刚刚宣判的温州校园霸凌事件中,7个女孩有6个是生活在父母离异、缺乏关爱与教育的单亲家庭中……

这两年,我们的社会不时地发生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父母暴打孩子致重伤。我刚看到一条报道是,10岁女孩疑因偷钱被养母剁去两根手指……

到了需要管教这些孩子的急迫的时候了,因为再不管教他们,就只有违法、犯罪和由此丧失美好的人生在等待着他们了。

2015年,几位中国留学生就由于在美国聚众欺凌同学,被判了刑,关进了监狱。

而那些教唆、鼓动孩子打架,告诉孩子“别人打了你,你就打回去!”的家长,甚至有着暴力行为的家长,更应该深刻地反思,再不能引着孩子向歧途和邪路上走去了!

人类已经进化到了文明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需要和平、善良、友爱和美好的生活,所以只有教育、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爱护自然与社会的环境,激发起他们人性中的美好成分,才能让他们心中有爱,爱自己也关爱他人的生命;才能摒弃暴力,拥有美好、善良的人生。

父母亲也不可能永远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总要融入社会生活中,成为彼此的人环境。所以,我们要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这样的事情,告诉他们一些正确的与人相处的观念,也告诉他们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让他们除了不伤害他人,在他人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也有保护自己的办法。

那些受到过伤害的孩子,他们也不会因此变得懦弱。父母可以为他们讲讲从长计宜、宽容、不睚眦必报这些美德,鼓励他们在其他的方面成为强者,比如在学习上、在某上项技能上。

随着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件孩子之间恶意欺凌事件,家长们已经很重视这样的现象,也有过各种关于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怎样对待、处理的讨论:

有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应该在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让孩子打回去,一些家长甚至会亲自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打回去。

我想最好的建议是:

第一,要教育孩子理解、关爱他人,不伤害他人;拥有善良、美好的品行,才有安宁、幸福的人生。

第二,在他人伤害到自己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危险、寻求帮助、保护自己,而不是打回去。因为恶恶相向,将加剧事端发展。

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能够给予他人关爱、同情与相助,其实是在让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好,是自己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