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采访手记 |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老雒阳的人

分类: 人物专访 |
我是洛阳人,
真正土生土长的老洛阳人。
虽然我不是文化人,
是个卖面条的,
但是我见证了洛阳的发展。
我就是要做老洛阳的味道,
把“老雒阳”这个品牌做成百年老店。
——王天喜
http://s16/mw690/0019eFaMzy70upUYShV2f&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舀浆嘞~都来买我这绿豆酸浆吧~”
这绝对是很地道的一嗓子洛阳话,
尤其再让王天喜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洛阳人可着劲儿地吆喝出来,
不知道能勾起多少洛阳人心底纯纯的乡情。
而年过半百的王天喜运足气喊完这一嗓子之后
那种酣畅淋漓以及微微胀红的脸着实让我们感慨万千。
http://s3/mw690/0019eFaMzy70upWWqfo52&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这一期的采访嘉宾就是他,
河南老雒阳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天喜,
一个真正土生土长的老洛阳人,
用他自己的话讲:
自己就是在老城的背街胡同里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上学的教室就是文庙,
门前街巷的四眼井、嬉戏玩耍的明代石狮子,
枝桠茂盛的大槐树、古色古香的石牌坊,
五分钱的凉粉、五分钱的浆……
耳濡目染的是河洛文化,
亲眼见证的是洛阳城的变迁,
而至今,
让他记忆犹新、魂牵梦绕的,
还是走街串巷吆喝的那一嗓子
“舀浆嘞~~”。
http://s13/mw690/0019eFaMzy70upYuRmk6c&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http://s9/mw690/0019eFaMzy70upYOywM08&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剩浆饭,热三遍,给碗肉片也不换,给个县官都不干。”
这话,
从王天喜嘴里说的特别顺溜,
顺溜地让人不难看出,
源自儿时的深刻记忆几十年来不知在心底盘桓流连多少次,
他说,
自己小时候家里穷,
做的浆面条都是素的,
从那个时候就发誓等自己有钱了一定要吃搁了肉丝儿的浆面条。
要是开饭店,一定得卖有肉丝儿的浆面条......
听到这儿,
大家都笑了,
似乎明白了一点点“老雒阳面馆”的缘由。
http://s14/mw690/0019eFaMzy70uq0iLx36d&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若说起王天喜的经历,
绝非一般丰富,
细细讲来必须话长,
而为我们讲述的过程,
亦是他重温往事的片刻。
对于他这样的年龄来讲,
也许不再喜欢谈梦想谈激情,
更多的,便是人生百味的分享与体悟:
供销社上班,开饭店卖饭,做过斗兽,卖过玻璃,玩茶、玩玉、斗蛐蛐……
几十年经历,
有曾经为了生存生活而尝试的创业,
有为了实现愿望而付出的努力,
也有为了追寻乐趣而成就的事业,
而他开创并引领的老雒阳餐饮,
也从最初的一家小面馆到今天拥有遍布河南省内近50家门店的餐饮集团公司,
其中,
喜乐艰辛,
甘苦自知.....
http://s5/mw690/0019eFaMzy70uq2eUxme4&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
他并没有过多的为我们描述如何点滴积累,
如何累卵成石的创业经验与艰辛历程,
倒是饶有兴致地说儿时趣事,
说老城记忆,
说玉石收藏,
说斗狗斗狮子,
更多的是满脸兴奋地说关于洛阳、关于洛阳味道——
他说,“那时候,洛阳满街各种菜系,就是没有洛阳菜。有能力,咱也开一家洛阳特色的餐馆。”他说,“地方的东西不会被淘汰,要做,就做地地道道的东西,咱做的就是专门搜集最地道的老洛阳味道洛阳菜。
他说,“餐饮这方面,我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外行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挖掘、整合、还原洛阳味道。
他还说,“我他说,“餐饮这方面,我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外行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挖掘、整合、还原洛阳味道。
http://s11/mw690/0019eFaMzy70uq3LksG3a&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一碗浆面条,
一道洛阳菜,
对于洛阳人来讲,
象征着一份割舍不断的乡情,
而对王天喜来说,
则意味着浓浓的老洛阳情怀,
历经岁月,
宠辱不惊,
愈久,
愈醇厚……
http://s5/mw690/0019eFaMzy70uq6C9hic4&690|王天喜:老雒阳的味道
>>>>鸽子写于《在洛阳|王天喜:真正去还原老洛阳味道》播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