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前婚纱摄影百态之二。
标签:
老头玩老头徕卡青岛大教堂婚纱摄影垦利县 |
分类: 人文抓拍 |
这是一次很有趣味的拍摄----尽管跨度一年的时间----其实也是很轻松的一个“纪实”。“九枚玉”不可能舍得拿来干活,因此上一篇只用了“收山之作”的几张照片。更多的是,在这一年当中用其它相机和镜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样,续篇的标题也就改成了【大教堂前婚纱摄影百态之二】----当然还有【之三】咯,请关注。
秋天的一个上午,我到的比较早,大教堂前拍婚纱的刚刚进入广场。红色的外套格外显眼,地下一摊东西说明她是在等待拍婚纱......
原来他们是从山东沂水县专门开车来的。
难怪有人告诉说“挺有意思的”,那意思是说----无论是新人还是摄影师,无论是行头还是器材,都不像是青岛本土的派头啊。
上海有位朋友看了这张照片说,似乎这个POSE在如今婚纱中已经有些过时了吧。你看摄影助理的动作,你看那对新人的尴尬,真是挺有意思的。
我不明白当下婚纱摄影有那些规定动作。但是,这个“抱”----好像是他们的规定“动作”之一。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zibV8p8XgvKEn9G7CTF4ZSAmswDIWicGPr1ALJIAU6wL4IaZtnzl7wpTalGibLXQVSuFzicHrD3hwUIT0JhWRzNiaAQ/0?wx_fmt=jpeg
这不,还没有开拍呢,就“笑场”了:“太重啦!我抱不动了......”。
哇,已经抱起来了,助理还跑过去拾掇新娘的婚纱----这是在考验新郎的持久力啊!
听到沂蒙山区口音的孩子一声叫“娘”,等我回过头来的时候,新娘妈妈已经把孩子抱起来,走往下一个拍摄场地了。我没有继续跟拍,我不知道摄影师是否用规定动作要求新郎官“抱起”这位新娘呢......。
蹲着拍----是摄影师最常见的姿态。
这是很标准的蹲姿----不过这双鞋子,有些......
背着双肩包拍摄,增加了“蹲姿”的负重。
婚纱人群中很少见到军人。摄影师的跪姿倒是符合军人的要求。
这样蹲着,中心不稳定哦。摄影师戴着套袖,说明这是在夏季。
上下图摄影师的蹲姿似乎有点不雅。
很辛苦,蹲了一天了,仍然坚持着拍到黄昏时分。
坐着拍----也是婚纱摄影师们的常态。
男人高出一头,原来背后的道道是在这里啊。
再看看这一对搭档,摄影师正襟危坐,抓紧落日前最美的光影,而助理的后脚跟,在离开拖鞋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辛劳一天的印记。
在这样极端的坐姿下拍摄,不知道是否会令人窒息。
教堂四周华灯初上,坐着拍下最后的一张,然后就收工了。那天的天空很通透,你可以看到照片左上角的点点繁星。
一车新人们来一个合影,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大教堂了,马上就要离开青岛了......乘坐下面这辆车,回到黄河入海口的那个县城和乡镇里----对,是连夜返回,可能是为了节省一夜旅馆的费用吧。
然而,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这些远离大都市的摄影师和助理们。他(她)们用辛劳来维系生活,他们用摄影来满足新人们对大都市的追求----尽管“档次”还不高,尽管“行头”还不美,尽管“装备”还不强......
没有高档的鲜花,这两束塑料花也一样“上相”。
看看这块反光板,已经是“补丁”摞“补丁”了。
这样的手机,恐怕不能上微信吧,你能相信是婚纱摄影师在用它吗?
婚纱往往是和“绅士”相联系的,着西装皮鞋的摄影师,连袜子都被省略了。
我和这位助理聊天,他初中辍学,跟着师傅从靠近河南的鲁西南某县城,拉着一车新人来拍婚纱。我奇怪他的耳垂......
原来一颗螺丝钉穿在耳垂里----等待新打的耳洞“长好”后再拔出来,然后挂上耳饰品......时尚与廉价在碰撞!小伙子----你这“美”的也真是吃苦头啦。
就是这样,在大教堂前的广场上,在上帝默默的注视下,拍婚纱的人们,一年四季流连忘返。他(她)们当中的故事很多很多,特别是那些逐步小康了的外乡人,追求美的生活,追求流行趋势,向往都市繁华,向往国泰民富......不是我的这几张照片能够承载的了的。
但是,记下它----记下这个正在转型变革时代中的一个侧面,不也是摄影人的初衷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