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仲夏:游拍南京民国“中央体育场”。
标签:
民国中央体育场体育学院建筑dp2m |
分类: 纪实详拍 |
P1:从南京体育学院大门进入,迎面就是体育场的大门牌楼。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杨廷宝大师设计,1931年5月10日奠基,当年竣工。
P2:“中央”两字十分醒目。是啊,在中国能够称为“中央”和曾经成为“中央”的地方不多吧。只是南京人好像比较淡定,“多大的事啊”----好像没有因此而显现出那一点儿“首都人”的傲气。
P3:整个体育场南北走向呈椭圆形,这是和上图对称的“东大门”。从这里向东,现在改造为“中山体育公园”。
P4:近看这大门牌楼的石柱,特别是石柱顶部圆柱的祥云纹饰,和不远处的中山陵牌坊,风格相似,韵味协调。
P5:绿茵的草地,种植的是南京人所说的那种扒根草。占地77亩偌大的场地,空无一人。
P6:水磨石的地面被时光打磨的锃亮,拱形的钢制大门,依然坚固在用。
P7:这是进入体育场的正门通道,上面是主要宾客的参观台。
P8:虽然不能掩饰岁月“雕琢”的痕迹,可这城堡般的墙体,石刻细腻,真材实料,依然可以让后人赞叹。
P9:圆窗很有味道,石窗框严丝合缝,虽然油漆剥落了,估计这木头窗户应该是“原配”。
P10:可以容纳6万人的看台,这些年已经被冷落了。江南梅雨天的青苔,似乎诉说着什么……。
P11:这是东边的贵宾参观台。顶棚漏雨顺着台阶流淌,但是依稀可以想见当年“高朋满座”的气派。
P12:从门楼向北探出身子,收入镜头的远处,是蓝天白云下向东延伸的紫金山山体。
P13:很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配上当年的竞技运动,还有这响亮的名称:“国术场”。现在不知道对应的是什么体育项目。
P14:这是整个游拍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赶紧按下快门。可以看出,这里的“篮球场”和南面的“国术场”是对称而建的。
P16:体育----“体”和“育”密不可分。恰巧在“中央体育场”五个金色大字的“育”字上,我拍下了南体三学子在探讨学业时的瞬间。
P17:读书育人,一个人的苦读,可能是枯燥的;但是他可能从此迈上世界奥林匹克事业的领奖台。
P18:站在中央体育场东大门牌楼的贵宾参观台向东拍摄,中山体育公园的草坪湖面尽收眼底,原来的“东西洼子村”已崛起一片楼房。


后一篇:雨中游拍---重建中的定山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