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2013-07-13 20:32:00)
标签: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

南京四方城

彩绘

油漆

贴金

分类: 纪实详拍
        到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节。其实此时,是古都金陵春意最盎然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我的“碎片”最“出彩”的时候。毫无疑问,我的跟踪拍摄,进入了最后一段。当这些操着东北口音的油漆工匠进场时,和苏州来的“瓦工”有一段时间的重叠。而刚刚铺设完毕的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正在彰显皇城风范的时候,那些色彩斑斓的宫廷图腾开始了“锦上添花”,工匠师们不停地在画,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实际观赏这过程,虽然我不懂建筑彩绘,但是这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奇葩,足以令我目不暇接,震撼不已…...
↓P 1:4月2日下午5时许。这是彩绘中最精彩的时候:贴金----真正的纯金、真正的“金”彩、真正的“金”碧辉煌!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2:6月5日中午11时许。大部分彩绘已经结束,这是东南角的景况。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3:6月5日中午11时许。仍然保持旧貌的墙体与东北角彩绘的实况。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4:6月5日中午11时许。彩绘中的东面大部实况。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5:4月2日下午5时许。正在彩绘中的最顶层北面的施工现场。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6:4月2日下午5时许。正在彩绘最顶层东面山墙墙体的实况。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7:6月5日中午11时许。工人们正在午休的情景。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8:4月2日下午5时许。两名女工要求拍照。后来我专门把洗出的照片送给她们。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9:4月2日下午5时许。憨厚的工人,正在“贴金”。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10:4月2日下午5时许。工人师傅展示说,这是纯金的。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11:6月5日中午11时许。“四方城”东面墙体与重檐下的接合部,以及精美的彩绘。这上上下下的楼梯,我又攀登了一次,不久后就拆除了。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12:6月5日中午11时许。四方城正面偏西拍摄。工程接近尾声,脚手架已经拆掉一半了。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13:6月14日下午,蓝天白云下,夕阳斜洒在“帽子”上,新的“四方城”已经展现在我的镜头里。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P 14:
        当我前面完成了100年前浦口火车站的影像追忆后,又跳跃到600年“四方城”修复的“碎片”之中,我好象有些惶惑,几个世纪的时空隧道就在这几个月中徘徊轮回。
        当我在整理这些“碎片”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非常热爱中华文化和我的祖国、我的城市。   
        南京!是一个非常值得记忆的地方;南京!更是一个有无数需要记录的地方。
        此时,我突发奇想:就在这位置上向西拍去,越过了中山门那一段城墙,拍摄下面这张老城里今天的实况。还是在一圈明城墙之内,还是在朱元璋建立都城的版图之内,这边,600年前的四方城;那边,600年后的南京城…...无比巨大的变迁,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也不过就是弹指一挥间啊。
        画面中,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好像在说:无论是这600年之中的“周期律”更迭,无论是这100年之中的半殖民半封建,南京,她跟随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前进,在继续前进…...
南京“四方城”修复过程中的纪实“碎片”——“漆工”及尾声。        因为几乎是每隔一天去看望和陪伴妈妈,
因此才有了这样一次不经意之中的纪实----妈妈的住处
距离“四方城”步行仅5分钟
        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的孝道,使我意外地收获了中华文化中的沧海一粟----记录修复“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的碎片点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