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沂水路5号——斯提克弗茨别墅,建于1904年,今年108岁啦,位于沂水路中间偏东的位置,西邻是沂水路7号。他的主人是建造世界著名的青岛大港码头的工程师ohJn
Stickforth斯提克弗茨。
1898年,约翰·斯提克弗茨(John
Stickforth)受雇于德国海军来到青岛,与同为筑港工程师的弗里德里希·施瑙克(Friedrich
Schnock)、乔治·格罗姆施(Georg Gromsch)一起,建造现在的青岛大港。起初,居住在维林公司(Vering
& Co.)位于威廉王妃大街(Prinzess Wilhelm
Strasse/武定路-聊城路)的别墅里。1905年,沂水路的这幢住宅竣工,他携家人入住,仅仅住了5年,在1910年离开了青岛,并把房子卖给了希塔斯·博拉姆拜克公司(哈利洋行)的董事奥古斯特森(Augustesen)。
↓P 2:这是楼的背面。因为第一张正面巨大松树遮挡楼面,因此我从西北向拍了这张较为完整的楼。
↓P 3:这是沂水路上的正门,朝南,门面并不气派。石阶而上,进入庭院和别墅。因为这栋楼现在也是市政公用局办公,平时走沂水路7号门,因此这个大门不开。
↓P 4:那天虽然飘着细雨,但周末不上班,我得以进入楼内。我仔细看着这100多年的铜把手,在想,尽管这锁眼存在,但锁的钥匙恐怕找不到了,也许按照德国人的严谨,房主的后人会有呢。
↓P 5:雕刻的门楣,还有门框和木门依旧。能够保留下来,也真是不容易。
↓P 6:这是一层高挑的大厅的东半部分。大厅南面是朝南的各个房间。
↓P 7:“情系民生”是二楼的走廊,通往朝南的各个房间。
↓P 8:这是大厅的西半部分,二楼走廊连接西边和北边的房间。
↓P
9:大厅东面的木质楼梯完好,圆柱上的雕花精美、清晰。
↓P 10:从楼的正面(南面)偏西角度拍摄,树木繁茂,楼体上半部分被遮挡了。
还有一点小花絮:约翰·斯提克弗茨(John
Stickforth)当时有三个儿子,由于筑港工程师的职业,他的儿子们便在德国人的学校里有了:
Mole 1(一号码头),Mole 2(二号码头),Mole 3(三号码头)这样的绰号。
是否后来又有4、5、6号码头呢?不得而知。我估计,这3个“码头”们不可能来故地重游了,即使活到“期颐之寿”,也走不动了。不过孙辈们,倒是应该来看看爷爷的这幢老宅,看看离这老宅几步路的当年老爸上的现在的江苏路小学,以及现在的大港、现在的青岛、现在的----刚刚超过德国又超过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世界变化真大啊,世间天下真小啊!
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活,记录足迹,记录今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