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营部大楼位于青岛当年德国总督府的东邻,现在的沂水路9号,建于1899年。建筑面积1515平方米。营部大楼与总督早期私邸同期建造,属青岛年代最久的建筑之一,设计图纸上称其为11号官邸。刚刚下完一场大雨,我走近这座大修基本结束的神秘建筑。
↓P 1:
↓P
2:当年的地势较高。
↓P 3:
建筑风格为德国文艺复兴式,砖石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方块形花岗岩砌基,褐黄色沾灰墙,层间嵌条石,多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隅石勒墙角,顶部拱起三角山墙。楼房正中是宽敞的楼梯厅堂。书房、交谊室和客厅设在一楼南侧,西面是餐厅。旁边靠北是厨房和餐具室。主入口设在东面,其后的塔形附属建筑内是供仆人使用的楼梯。二楼有三间卧室、一间宽大的衣帽间及更衣室和浴室各一间。杂役人员住在阁楼上。1912年,这幢围有护栏低墙的11号官邸建筑改称第二海军营部大楼。
1923年,青岛诊疗所迁至第二海军营部大楼。1933年扩建,改名为青岛铁路医院。1938年1月,再次被侵华日军接管,铁路医院迁出。现为铁路分局招待所。因为青岛没有专门的菜场,因此这个大院子里是“早市”。
↓P
4:朝东面的石拱门为主入口。
↓P 5:朝南的一面。
↓P 6:塔形附属建筑内是供仆人使用的楼梯。
↓P 7:西南角的钢制外楼梯依然坚固。
↓P 8:楼的南面。

↓P 9:楼的东北面。

↓P 10:楼的西北面。
蔡司ZM镜头在雨天里的光影还是令人满意的。LEICA M9+ZEISS ZM BIOGON T*
25mm F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