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博客所及的为什么入蔡司25mmF2.8,并附这第二组照片,是上午和中午拍摄的。还是在第一张照片后面,会说出我的第二和第三条理由。
↓P1:
第二,蔡司的这款BIOGON的头,是专门用于旁轴的,用在蔡司ZM系的广角上,分别是三支:25mmF2.8、28mmF2.8、35mmF2.0,据说非常能够体现蔡司的光学设计能力,几乎没有变形,色彩修正很好。
有人说,蔡司T*
的广角头,现在个个直逼徕卡,特别是这支25mm F2.8
的头,不比徕卡差。其实徕卡M头没有这个焦段,严格地讲是不可比的。但是,有一比的是蔡司的T*
镀膜技术,抗眩光比徕卡要强,这确实倒是真的。
说来真巧,我刚刚邮购了赵嘉的第三版«兵书十二卷
»,他在第二卷“最少的镜头配置”中说:“2011年最后的一个月,我有机会去埃及工作,每天闲暇的时候,我就带着相机穿梭在开罗古老的小巷子里,多数时候,我只带着徕卡M9和蔡司的ZM25mm/2.8……”。再看看他书中P32、P34、P36和P37的图片,都是用徕卡M9+ZM25mm/2.8所拍摄的,确实令人赞叹!
啊!我很庆幸我的选择。不过,我又想,赵嘉应该不差钱吧,为什么他没有用徕卡的24mm的镜头呢?是否他就认为,蔡司的这支25mm
F2.8 ,确实不错(不比徕卡差)。
第三,从性价比上看,徕卡m 24mm F2.8的头要3万人民币以上(高端的徕卡m 24mmF1.4大约4万多人民币,
低一点的F3.8的也要1.5万左右),无容置疑,徕卡M镜头肯定比蔡司ZM要强,但是一个头顶四个多头的钱,确实有点不值得(注意,不是“不值”)。
有位大师说过,旁轴徕卡如果不用24mm的广角镜头有些可惜。那么,眼下银两不足,先尝试一下蔡司的25mm,也可以暂时除去心中的遗憾,并感受一下蔡司镜头的风采。
↓P2:

↓P3:
↓P4:
↓P5:
↓P6:
↓P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