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的MP被朋友借走了,晚上散步的时候想起取了回来,拿到手上,习惯性的过片、按下了快门,依然是多年来熟悉的轻柔而低沉的快门声音,依然几乎难以被觉察。忽然心里有些难过,我有多久没有听到徕卡M的快门声音了。
用徕卡M的年头很长了,但是似乎并没有想其他徕卡fans们那么对它狂热,最年轻的时候痴迷户外活动,不能意识到徕卡轻柔的快门的价值;大了一些以后总是在艰苦的地方拍摄,所以不喜欢太昂贵的器材(那是我的G2时代);再以后手边的相机多了,更是难免冷落老机器。
自己出来住了6、7年之后,有一年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她从床下找出一个纸箱,里面有几套被我遗忘的相机和镜头,我取回来,发现里面赫然有一台红点的徕卡M6。
即便我后来主力的旁轴机换成了CONTAX
G2,即便使用的几率再小,每次需要在极限地区拍摄的时候,我的摄影包里总还是会放一台徕卡M,从最早的M5、到M6,最后是MP。毫无疑问,MP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完美的相机之一,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最安静的快门,对我的拍摄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而失去了意义,我也在使用徕卡崭新的M8,一台表面上很象MP的数码相机,它依然可以使用M系列的镜头,但是换用了钢片快门之后,M系列原来轻柔的快门声音一去不返了。快门的手感也变得奇怪,按下去之后似乎要好久才能听到一声你并不熟悉的,清脆的快门声音,声音不是很大,但绝不是低调的那种路数。
M8,是一个让我难以面对的话题,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人在问我:要不要买M8。
我通常的回答是:“如果你喜欢旁轴相机的拍摄方式,M8是唯一的选择?”
“那么它的1000完像素成像结果怎么样呢?”
“和佳能1200万像素的5D比,并不逊色。”
这足以让我感到安慰了吗?为什么要和5D比呢?当然,谁都明白,我们不能拿它的画质和1670万的1DS
MARK
II比。可是在过去,徕卡M就意味着最顶级的光学质量和最顶尖的影像素质。即便日本厂家总是在讽刺说“德国的厂家提供了太多过剩的光学质量”,但是他们依然承认,徕卡和蔡司得到的影像质量是最好的。
据说,徕卡想在08年中推出新的机型;据说,徕卡又决定不要这么激进,稳扎稳打比较好……
当年,徕卡M推出每一款新机器的时候——无论M3/M4/M5/M6——都会骄傲的展示某个大师级摄影师使用它拍出的震撼人心的作品,而M8之后,我真的没有看到再一次这么做。如果摄影师们不再用徕卡了,靠神话的地位和发烧友的支持能让徕卡维持它的生产吗?
2003年我在给《中国摄影》写专栏《兵书十二卷》的时候有过一篇《徕卡M:不谈感情谈世道》,其实那时候文章里已经满是对M系列的不舍和困惑了,只是没想到后来的情况发展会更加的令我困惑。
但是不管怎么样,徕卡又涨价了,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摄影师买的起它,不过当年听我的建议改做徕卡生意的器材店老板的确是喜形于色了。
只是,我现在真的很少很少用徕卡M了,甚至我拿到MP,听到熟悉的快门声音的时候,都有些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