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2011-11-20 14:24:55)
标签:

明德楼

女子学校

教会

陈鹤琴

35mm/f2asph

分类: 纪实详拍
        前几天到基督教莫愁路堂,对面的幼儿师范是过去的教会女子学校,我一直想去看看。
        1884年(清光绪10年)建校,据说是南京第一座中学,当然也是第一座女校。尽管天色已晚,我趁着放学,怀着敬畏教育的心情,拍下了几张照片。
P1: 《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校名,也是楼名。
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P2: 陈鹤琴---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P3: 静静地读书。
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P4: 明德楼的后面。
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P5: 校办公室主任很热情,我说明来意后,她送了我这本120周年校庆的出版物。
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


附:从百度上查到的有关资料


钟山苍苍,江水泱泱,悠悠明德,跨越两个世纪的门槛,以全新的面貌——南京市幼儿师范·女子中等专业学校,迎来她的一百二十岁生日。

    明德女子书院为教会所办,但校名却出自我国古代经典《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为彰显人的美德,弘扬科学精神,其意隽永深远。

    明德女子书院,创立于l 884年,为我市女校乃至中学的先驱,以划时代的贡献彪炳史册。辛亥革命后改名私立明德女子中学,明德治学严谨,有服务民众、服务社会和储才建国的理念和抱负。明德的毕业生中,既有党和政府的领导,也有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界的杰出人才。

    解放以后,经南京市五女中、群星中学、第三十六中学、女子中等专业学校的改制、转轨,成绩斐然。1 989年南京市幼儿师范迁入合并,成为师教职教并举、中专大专合一的新型女子学校。校址一直未变,容颜依稀尚存。

    而今学校仍以明德为校训,旨在传承美德、弘扬科学的办学理念,传承经久不衰的明德事业、明德精神,为培养出更多巾帼英才而不懈努力!

 

 

明德时期(1884——1952)

    1884(清光绪十年)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为传播西方文化,在城西四根杆子(今莫愁路419)创立了一所新式教会学校,这就是明德女子书院。此为南京女校乃至中学之首创,具有划时代意义。

    辛亥革命后更名为私立明德女子中学。1 925年学校推行新学制,分设高中部与初中部、小学部与幼稚园。

    1942年日寇强占明德校园,改名为南京日本女子高等中学。

    1945年日寇投降,教会收回学校,恢复私立明德女中校名。

    明德校园优美,欧式建筑为莫愁路上~道亮丽的风景。

    明德治学严谨、教规严格,当时的学生多为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工商富室、基督教徒的淑女闺秀。学校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校训,倡导学生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意识。毕业生除送一批去美国留学,大部分进入金陵女子大学继续深造。明德培养了一批批有良好道德又有才华的巾帼杰才。

 

陈鹤琴提出了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十七条教学原则是,
  (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10)替代教学法;
  (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13)教学游戏化;
  (14)教学故事化;
  (15)教师教教师;
  (16)儿童教儿童;
  (17)精密观察。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突出了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