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部相机诞生到现在,在相机发展史上能称得上著名品牌的可能会有不少,这些甚至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但是,在相机发展史上,选择某一个品牌的相机对于用户来说,不是选择那部相机,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品牌可谓就是少之又少了。而著名的德国莱卡(leica)就是这样的一个品牌。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莱卡系列相机几乎是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简单的功能,绝不妥协的制作,它位居谁都想颠覆,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它的优点、它的不尽人意,说不尽道不完,以至于只要谈莱卡,场面就热闹了。说它好的,声情井茂,说它不怎的,也是振振有辞。
据说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身上也常挂一台莱卡,作为有身份的象征。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莱卡迷。在莱卡身上,蕴藏着大多的神话,以至有时失掉了一些真实感。可以说,莱卡早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地位,己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
背负着文化,对莱卡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负担。莱卡拥有世界上最奇怪、最顽固的拥戴者。别的相机爱好者等待的是新功能、新款式,惟有莱卡迷,改一个小转盘都认为是暴殓天物。
莱卡相机无疑是现今制作工艺最讲究的相机,但莱卡的讲究从来就是自身的讲究,而不是为使用者的讲究,如果使用性与莱卡的讲究原则相冲突,莱卡一般不会屈就使用者的。
世界上没有一部相机是完美的,莱卡存在不足,并不意味其它相机就没有问题,只是厂家的选择或者使用者的看法不一样而已。莱卡的不尽人意,都是可以克服的,而它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其它相机无法企及的。把莱卡从神坛上请下来,它仍是一部最好的相机。
昂贵的价格是莱卡的品牌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每一部徕卡相机都是可以陪伴我们走过一生的。就像一位多年收藏徕卡相机的老先生,半夜总从床上爬起,拿出徕卡相机,轻轻按动快门,在黑暗中听到那金属机件发出的依稀可辨的咔嚓声后安然入睡……关于莱卡的故事,常常让人心动,它身上的魅力和灵性,已成为许多人梦寐的向往。
然而莱卡又是所有相机中最保值的。50年前买的莱卡,
50年后如果原价卖出,准会被抢破头。这就是莱卡的魄力。
莱卡的传奇,莱卡的手感,被人渲染得神乎其神。但一台相机那种丝丝人扣的过片手感,是唬不住人的。转动莱卡的镜头,或者过片搬手,固然是一种享受,然而能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莱卡首先是一部杰出的相机。
莱卡M6是机械相机制造的巅峰,极少的电子元件只负责测光,“电池的非必要性”,使莱卡M6能持续维持效能,无论在摄氏零下25度还是在零上60度,莱卡M6都可以分毫不差地正常工作。
莱卡不是一台万能相机,但在它所擅长的领域,又是最好的。选择莱卡还是不选择莱卡,是品位,是需要,是文化,是爱好,哪一个理由都行,无论哪一种理由都会牵扯很多哲学的思考。
提起徕卡,相信不少人会被它悠久的历史、精良的做工和优秀的成像所吸引。在相机历史上,徕卡占有不可取代的神圣地位,徕卡不仅仅代表了一个相机品牌,也代表了135相机的发展史。虽然数码时代日新月异,胶片相机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徕卡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但也有不少摄影师戏称徕卡现如今闻名的并不是依靠其先进的技术,而是以其昂贵的价格闻名。
一台徕卡M6的售价足可以购买一台佳能或者尼康的专业级单反机身加一个成像素质非常不错的专业镜头。当然,徕卡的昂贵也有自己的理由,徕卡的镜头所有的零件都是通过最为精密的计算设计,加上在德国本土精心炮制,
成本自然高得很。就好像时尚界的路易·维登、GUCCI、乔治·阿玛尼一样,享受尊贵的品牌优势,成为影像界最为高贵的相机品牌。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原型机
徕卡相机的快门声是公认最轻的,轻得让有些摄影发烧友不惜斥巨资买来,只是想听按动快门时美妙的声音。而且不知从几时起,美国总统的会见等活动只允许携带徕卡相机的摄影记者进入,而带其他品牌相机的统统拒之门外。足可见徕卡的威慑力。
1913年,徕卡相机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首次将使用在电影上的35mm胶片运用到了相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完整意义上135(35mm)相机。这款机型使用24×36mm胶卷、42mm镜头、1/40秒固定快门,这也就是徕卡的第一部相机,这种机型当时巴纳克一共制造了两台。后人称之为“原型Leica”(Ur-Leica)。在徕卡推出首款小巧轻便的35mm相机之前,拍照的相机大多都是木质机箱加上定焦镜头,采用玻璃底片,快门和光圈都无法调节,而且相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此相机是一件上层人士消遣的高档娱乐工具,至于摄影技巧更是无从谈起。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奥斯卡·巴纳克
而徕卡135相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摄影的定义,并且认可了按照徕卡定义的拍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徕卡的专业系列相机功能简单、品质出众,特别是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并且赞叹不已的M系列机型,大多都采用机械构造,全手动操控,可以让用户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并且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相机去抓住最美丽的瞬间。每一部徕卡相机都采用了顶级的用料,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少摄影师一生只用一部徕卡相机,完成其生命中无视精彩作品。比如刚去世不久的大师布列松。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徕卡经久不衰的魅力。
每一台徕卡相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机身编号,这一点也是也不少收藏家心驰神往的地方。其中最为经典的徕卡M3、M6是徕卡迷眼中的雅典娜,也是徕卡相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款重要机型。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旁轴135相机M3
1954年徕卡一款划时代意义的135相机诞生,它就是徕卡M3。自M3后,徕卡相继推出的M2、M4、M4-2、M4-P、M6以及M6
TTL几乎都是依循1954年时的基本设计理念演变改进而来。而且M3的出现也奠定了徕卡在连动测距相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M3超脱了原本徕卡螺口相机设计,变得更完美、更精密,在机械和光学性能各方面都有重大改进。作为第一款抽力式相机,M3大大提高了更换镜头的速度,使得摄影师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拍摄速度,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镜头螺口的损坏率。同时M3还首次采用可自动出现相应框线的取景窗,包含有50mm、90mm以及135mm,而只用一个旋转按钮控制所有快门速度包括B门的设计理念被后来的不少机械相机制造商认可并且沿用至今,成为徕卡机械相机一大特色。
徕卡M3是人类在相机制造史上的一个极大成就,它也给相机制造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那就是:“制造最合适摄影者使用的相机”。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M5
徕卡M6被不少徕卡迷认为是仅次于M3的经典机型。不仅是因为它是徕卡M系列中唯一一款全钛机身的的相机,同时还被誉为:“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也是徕卡相机销售史上销量最高的一款机型。而徕卡M7我们则可以看成是M6的电子化版本。徕卡M7采用电子虫豸的横走式快门、增加了光圈优先的AE曝光模式、具有快门后幕闪光功能、增加了超高速闪光功能、配备了DX代码识别系统、取景窗内可显示某些拍摄信息。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惊喜。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M7
随着数码相机突飞猛进地发展,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推出款款手动对焦传统相机的徕卡渐渐脱离了大部队前进的步伐。数码相机大行其道抢夺了大部分的影像器材市场。而徕卡由于精工细做居高不下的价格,也让不少摄影爱好者望而却步。虽然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徕卡公司生产的高品质、昂贵的相机,每一个平面、按钮、接缝都一如既往的完美,但为了适应数码时代,徕卡也必须为了生存而战。
和松下合作后,徕卡借助以电子产品见长的松下电器推出了数款极具徕卡韵味的复古数码相机。我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C-LUX1、D-LUX3、V-LUX1、DIGILUX3就是松下FX01、LX2、FZ50和松下首款单反数码相机L1的徕卡版本。不管在功能、特色还是外观设计上,徕卡都照搬了松下的机型,换上自己的全金属LOGO,就成为了徕卡全新数码相机。然而高出松下机型好几千元的价位让不少消费者不敢恭维。一个徕卡品牌LOGO就使得徕卡的数码相机和松下的数码相机有那么大的价格,想必很多消费者都不得其解,或许就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吧。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C-LUX1
C-LUX1采用了600万像素CCD,配备了3.6倍光学变焦镜头,广角端达28mm,机身背面搭载2.5英寸LCD显示屏,是松下集广角、防抖、微距、轻薄、大屏幕于一身的FX01的徕卡版本。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D-LUX3
D-LUX3采用了16:9规格CCD,是松下推出的千万像素16:9CCD的LX2的徕卡版本。采用4倍光学变焦镜头,同样具有MAGE
O.I.S.防抖功能。配合16:9CCD,机身背面的LCD也采用了2.8英寸16:9规格。给用户更大的视觉享受。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V-LUX1
V-LUX1则由松下FZ50贴牌而来,采用千万像素CCD和12倍光学变焦徕卡镜头,具有松下特色的MAGE
O.I.S.防抖功能。而DIGILUX3则来自于松下单反数码相机DMC-L1,同样是4/3系统的忠实拥护者,采用750万像素Live
MOS,可以实现LCD取景,只是在外观上采用了更加接近徕卡M系列的设计。然而松下L1的售价已经让人很难高攀,徕卡DIGILUX3目前香港地区高达20000元的售价同样让人倒抽一口冷气。
徕卡众望所归的M8数码版终于众星捧月般上市了,成为徕卡进军数码领域的有力武器。M8使用了APS-H画幅千万像素柯达CCD,放大倍率为1.3X。最高快门速度上,M8由原来M7的1/1000秒提升至1/8000秒,测光也多出一组非TTL式测光表,使得在与机器内的TTL测光比较后,得出更加准确的数据。M8在保证了原有的全手动设计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和1954后制造的徕卡镜头兼容性,M8的镜头接口上配备了6个感应点,只要接上同样拥有6个黑白触点的镜头,便可取得镜头型号等资料并加入EXIF信息内。应该说,徕卡M8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徕卡数码时代,不同于以往松下的贴牌设计,M8更具有徕卡独特的韵味。不过香港上市价格高达40000元港币,想必不少人也只能望机兴叹。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M8
徕卡相机坚固、耐用、性能优异的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充分体现。徕卡成了军用相机的首选,是当时战地记者的重要拍摄工具。全球各地战火不断、环境恶劣,轻便、坚固的徕卡135相机成了他们的得力助手。但时代发展,如今的世界早已远离纷飞战乱的年代,更多轻便小巧、价格适中的数码相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奢华的徕卡渐渐成为了收藏柜中的珍品。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们自然更希望徕卡能够在数码时代中发挥出更好的风采,源自德国的严谨和精良的做工,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逐的焦点。或许徕卡也在努力改变目前的这一现状。希望徕卡的明天不再只是摆放在柜子里的收藏品,能够给我们带来全新意义的徕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D-LUX4D-LUX4
莱卡M8的升级版 徕卡M8.2
还有就是徕卡的巨兽机皇级徕卡S2
下边转自蜂鸟网
在今天的德国科隆PHOTOKINA照相器材展上,最为令人震惊的消息莫过于德国老牌照相器材生产商徕卡(Leica)发布的新系统相机——S2,这是一台拥有自己独特感光尺寸和独立卡口镜头的相机,在徕卡的官方宣传中,已将S系列与徕卡经典的M系列和R系列并列,可见S系列将成为徕卡今后研发的一个重
点,S2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崭新的徕卡S2及9支镜头
徕卡曾经在1925年利用Leica A型相机改变了20世纪的摄影技术,之后成就了伟大的M系列和R系列照相机,在这届PHOTOKINA之前的传闻是徕卡将继R9之后发布一台更高级的相机——R10。
但事实上,徕卡呈现出来的是一整套崭新的摄影设备,包括一台CCD尺寸为30x45mm的S2,以及9支该卡口镜头(9个,包括120微距,30mm摇头,70mm标头,24mm超广角),面对如此雄厚的阵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徕卡S系统依然有能力改写摄影历史。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S2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S2机背LCD信息显示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S2快门速度转盘及彩色机顶LCD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5mm广角镜头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70mm标准镜头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20mm微距镜头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80mm望远镜头
与其他的徕卡镜头不同除了135换算比率之外,这9支镜头革命性的可以自动对焦,大家都对徕卡的对焦系统充满期待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 [转载]轉載-带你认识最高贵的相机品牌-徠卡](//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徕卡S1
在S2之前,徕卡于1997年曾研发出S1,但是并未得到普及,相信这次S2是有备而来,有信心在高端摄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S2还有一个值得期待的亮点在于,相机设计了帘幕式焦平面快门、镜头上还安装了大画幅镜头上才常见的镜间快门,两个快门同时存在。
徕卡并未公布S2及镜头的售价,只是轻描淡写的表示瞄准商业摄影市场,言下之意,其售价必然不菲,看来也不是平常摄影师和发烧友力所能及的,但正如很多徕卡的追崇者说的一样——徕卡,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