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暴打女司机与鲁达拳打镇关西
(2015-05-05 10:34:37)
标签:
女司机遭打鲁达拳打镇关西暴力正当性国民心理 |
分类: 社会时评 |
公元1115年深秋,陕西渭州街头,省武警部队中队长鲁达在街头斗殴中失手打死肉食店经理郑某,然后畏罪潜逃。街头围观者表面不敢拦阻,心里暗自称快。
公元2015年暮春,四川成都街头,男司机张某停车暴揍女司机卢某,造成后者脑震荡及多处软组织挫伤;在场群众予以劝阻,其中一人被捅伤。网民得知后表态各异:有人谴责壮汉打弱女,也有人说女司机交通违规,给别人造成危险,该打。
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实也有其可比性:出手一方都有其道义理由,但其诉诸暴力的做法有其可争议性。
两者的不同很明显:前者争议较小,因为被打者是公认的恶霸,有明显恶行,对之实施暴力的结果是避免了其对别人造成暴力伤害;后者虽然变道别车违规,给别人造成危险,对之暴力惩戒客观上虽也有避免其以后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效果,但其毕竟并未对别人形成事实伤害。前者是壮汉对壮汉,后者是壮汉对弱女。
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暴力行为。在后革命年代,精英知识分子中,质疑历史上暴力革命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谴责一切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上风。与此相应,前几年有人建议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然而,就现实的一般国民心理而言,主张以暴易暴、以暴制暴者不在少数:据搜狐网所作读者调查,认为“理解打人者窝火心情,女司机先别车后挑衅太过分”的,占近65﹪,认为“打人者行为不对,即使占理也不该使用暴力”的,只占22﹪;其他网站评论中认为“该打”的也很多。
对此究竟该怎样看?我以为关键是要看暴力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鲁达打镇关西、杨志杀牛二这类事,即使现在看也不该受过多批评指责,因为按当时法律和惯例,像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这样的事,官府是不会介入的。而女司机交通违规则不然:男司机如果将其告知交通警,交警是可以通过对之进行批评教育或罚款予以纠正的,男司机的暴力行为属于失去理智的害人害己。
对历史上暴力革命的争议,关键也在于判断其是不是情不得已:如果用和平方式无法改变下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如果统治者的高压超出了民众的忍耐极限,暴力革命就难以避免,即使其必然伴随血腥惨剧及各种过火行为。如果能用和平合法方式解决问题,形成共赢,或将利益对立双方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那暴力绝非最佳选项。
壮汉暴打女司机和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两件事给人的启示还有:看问题不应只看眼前表面现象,还要深入调查,究其所以然。读《水浒》时如果不知郑屠欺辱金氏父女前情,只看鲁达来“挑事”并打人那段,读者还会觉得鲁达太过分,是鲁达在欺负郑屠;在未看显示女司机交通违规的行车记录视频之前,笔者像多数网民一样,也觉得壮汉的行为令人发指。平时在街上看到壮汉打弱女,绝大多数人亦会有类似感觉。这时大家当然首先要制止暴力行为,但也不要简单地判定壮汉是恶霸,更不要反过来对其拳脚相加,而应调查清楚事情原委:也许这男子是精神病或醉汉,也许是这女人坑害了他全家。不论哪种情况,在和平年代还是交给警察处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