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与个性

(2011-05-11 11:19:25)
标签:

时尚

个性

自我

本真

分类: 社会时评

“时尚”无疑是80后、90后生活中的关键词。跟不上的就被宣布“OUT”,而被“OUT”了是会很不好受的。它意味着被视为另类,被排斥于群体之外。

歌曲的流行时尚性很强。一个月以前流行的歌曲现在可能就已过时。“畅销书”的出现则是时尚在读书界的表现。

其实,70后及其以前的60后、50后、40后直至10后也都有自己那个时代的时尚,只是时尚的具体内涵不同。比如衣着方面,1980年代以前以朴素为美,穿洗得发白退色的衣服是时尚。有位知青出身的同学告诉我,最好是简朴上衣配讲究的料子裤,那样既显朴素又不失身份:咱不炫耀,但是,咱有!

与时尚相对的另一面是“落伍”或“过时”。过去的人也担心自己过时。王晓明解读茅盾早期创作心态时,就提及他对落伍的恐惧。君不见,“革命文学”年代到来时,连公认的文学先锋鲁迅都被创造社、太阳社同人视为落伍者。

行军时,之所以有人落伍,是因大家前进了他没有随之前行,或他的前进速度不及大家。

然而,时尚的变化,仅是“变化”而已,并非意味着“进步”或“前进”。当然,时尚变化的内因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变;但这种变化,除了前进,也存在退行的可能。后起的未必胜于先前的。

时尚变化的心理根源其实是厌倦,就是对既有的东西失去了新鲜感,腻了,寻求新的刺激。所以,仿古风、怀旧风也能成为时尚。

创时尚、引领时尚的人是有个性的,而追时尚的人是没有个性的,是从众的,是“他人引导”的。

是否有个性,关键看是否本着自己内心的真正要求而言而行。当年创造社以“创造”而名社,其成员“本着内心的要求而创作”;后期他们实际放弃了这一原则,遂难再有佳作。鲁迅当年引领风潮,是“为改良这人生”,其实同时也是“本着内心的要求”;后来风向转了,他还是不违逆自己内心的要求,于是,在跟风的人看来,他落伍了。为此他也稍有惶惑,所以被“逼”着看了些时髦的理论书籍。只因看过之后仍未彻底背弃自己内心的要求,他还是鲁迅。

茅盾虽然也为怕落伍而摇摆过,可跟风失败之后马上迷途知返。因而,三十年代他再次引领风尚。

要想有创见,对于时尚不能不了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中人可以活得很滋润,但对时代、对历史无所贡献。另一方面,了解时尚又不等于被动追随时尚。关键还是要“本着自己内心的要求”,不失本真。

有创见的人是能与时尚平等对话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