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着王石登上希夏邦马《灵魂的台阶》

(2011-05-26 08:06:31)
标签:

灵魂的台阶

王石

希夏邦马

珠穆朗玛峰

汪建

王静

尼玛次仁

文化

分类: 读步天下

随着王石登上希夏邦马《灵魂的台阶》

终于看完了枕边书王石的《灵魂的台阶》,记录了王石2008年9月攀登希夏邦马过程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思考,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作为一个大龄登山者,一个阅读者,一个思想者的思考。“一些生命生长在它脚下,一些生命长眠这里,一些生命来了,又离开。”想起远在哈佛的王石和今日有些纠结的万科。

 

上述文字是剑客发在新浪微博上的,记述了剑客读罢《灵魂的台阶》后感。编者在书得扉页对作者王石做了一个介绍。按理说王石是不需要介绍的,地球人都知道。而编者在《灵魂的台阶》中关于作者的这段文字还是值得回味的,不含标点符号36个字,“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热爱阅读,热衷探险运动,热心环保和公益事业。”三个带“热”的词向公众传递了王石在事业成功后的人生喜好与归属。这段关于王石的介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想必是出自王石的“授意”。

 

中信出版社在《灵魂的台阶》首页上有另外的一行字“人物传记”,如果非要说是的话,倒是能够通过王石的文字记录、文字的思考,对书中提及的许多人物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曾经知名的,至今籍籍无名的。

 

赛布芮亚和保罗(德籍,西藏盲童学校校长夫妇,志愿者,1970年出生)

阿旺罗布(西藏登山学校副校长,7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年轻登山家)

王静(北京探路者创始人)

汪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创始人,1954年)是此番王石最重浓墨的一位。

花雕(大名张鹰,福建山友)

金飞彪、金金飞豹兄弟(云南登山爱好者)

马洛里和欧文(英国人,1924年抵达珠峰8570米处遇难。)

埃德蒙·希拉里、丹增·诺尔盖(新西兰人,1953.5.29,登顶珠峰)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中国人,1960.5.25,登顶珠峰)

尼玛次仁(西藏登山学校校长)

林礼清、雷宇、卢卢臻、杨磊、张姓佰(2002.07,北大山鹰社长眠希夏邦马的年轻人)

。。。。。。 随着王石登上希夏邦马《灵魂的台阶》
(图片来源:搜狗)

通过攀登希夏邦马的记录,记录攀登时的心情,记录攀登时的思考,记录攀登时的回忆,对过往的那些人,对过往的那些事。让我们跟随者王石开启了一扇与思考着、与灵魂对话的天窗,让我们学会了一些思考,对于生活的意义,对于死亡。《登山让我学会了面对死亡》,“1957年到2007年,中国共有55人在山难中死去。其中2000年以前33人,基本是专业运动员;2001年以后22人,基本是业余登山爱好者。”“攀登使我们更加认清生命中那些本质的要素。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这是登山经历带给我的最大财富。”

 

《每座山就是一个神灵》讲述了西藏人对山的那种崇敬,对山神的敬仰。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7座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入围的是“南迦巴瓦峰、贡嘎山、珠穆朗玛峰、梅里雪山、稻城三神山、乔戈里峰、冈仁波齐峰、黄山、泰山峨眉山。”“哲学家康德说美有两种,一种叫崇高感,一种是优美感。南迦巴瓦峰应该是一种崇高之美吧。”是的,王石在书中,用他的思考、用他的文字、用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堪称全世界最美的那些东西,包括灵魂,包括人,包括山,包括雪与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