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常房价:需要真正魄力挥舞大棒

标签:
重庆市黄奇帆市长房价招商引资农民工中欧高朋满座杂谈 |
分类: 心怀天下 |
后记:10月份CPI高达4.4%在老百姓看来并不理解过中含义,但是,老百姓的感觉是菜价上涨了,ZHENGFU承诺的打压房价却环比上升了。与房地产界的朋友交流中,也感受到他们的乐观,乐观来源于他们那一小撮人却足可以“绑架”ZHENGFU。好在剑客在听了重庆市长黄奇帆的一个演讲之后,重新燃起了一小股子对部分地区房价可以降低的希望!
上个月在选择听报告的时候,剑客选的是上半场即江平、马未都的那场。下半场虽然邀请的嘉宾有新东方的俞敏洪,以及重磅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但是,却没引起剑客太多的兴趣,在剑客原有的印象,听官员的报告更多的是些套话,甚至空话。
上午的报告快一点才结束,同班的同学来听课的也不少,剑客倒是对俞敏洪的报告感兴趣,于是下午接着参加活动。也许是干部的级别到了一定的阶段,黄奇帆是从舞台一侧的通道直接到达台上的。他的报告题目是《重庆改革创新的新尝试》。
第一部分,黄奇帆讲的是重庆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如何在对外投资与收购方面的突破。讲述了重庆投资收购澳洲矿山、投资巴西农业开发的案例。黄认为走出去投资的最好方式是参与控制全球资源,包括农业资源,显然大手笔。
在讲到重庆在招商引资经验时,黄让我们分享了重庆成功引进惠普公司年产4000台电脑生产基地案例,与之相关的还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近200家电脑上游部件产品供应厂商落户重庆。整个计划的推进充分展示了黄以及他的团队大战略、大思路。黄的讲话始终保持一种语气,一种相对平的语气、语调,但他的案例故事还是很吸引人。
按照以往的惯例嘉宾演讲之后留有提问时间,在讲课一半的时候,剑客就想好了要问一问重庆在控制房价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去年剑客去了一趟重庆,感觉重庆的房价的确不高。当时,在重庆市南岸区滨江路第一大道附近的房价才7000元/平方米。结果,没等提问时间到来,黄却讲到了重庆在控制房价方面的做法,且在剑客看来重庆政府的思考是对的、做法也值得推崇,而不像我们大部分省市政府并非真心实意地对房价动真格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政府配置类住房,约占住房总量的20%—30%。包括:一是廉租房屋,属于政府配置的公房,以非常低的价格租给低保户居住。二是经济适用房,属于政府建造的免税费住房,略好于低保家庭廉租房,由政府以正常价格租给无力购房者居住,收取的租金用于兑付造房款利息,以保证正常周转。三是农民工宿舍。由政府推动、企业建造,提供给进城农民工居住。四是动拆迁房。由政府主导的危旧房拆迁安置房,也不收建设税费,主要满足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需要。重庆将结合危旧房拆迁,在主城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上,规划布局20—50个居民聚居区,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普通商品房。土地出让金、营业税、所得税、交易契税都要收取。我们构想,城市双职工家庭6—7年收入能买一套这样的商品房。现在不少媒体上,有人表扬我们的构想,但也有人认为是幻想。参考国际经验,房价、收入比大致是3—6,结合重庆市商品房价和居民收入的运行规律,政府通过有力的作为,将房价、收入比稳定在6.5是一个较为实际的目标。2008年,重庆市主城区双职工家庭年收入高的十几万元,低的一两万元,平均约6万元。房价也有高低,高的八九千元,低的两三千元,均价四千多元,90平方米住房均价36万左右,6年的家庭收入基本能买一套房。要保持这样的状况,政府必须控制房价,否则房价涨幅过大,三四年翻一番,收入跟不上就会有问题。
控制房地产市场,土地价格尤为重要。土地出让价格控制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房价就会相应抬高,原有的价格平衡就会被打破、上抬。市场地价、房价太高,会导致投资环境恶化。香港90年代的房价过高,金融等中间服务业就由香港转到了深圳、上海。因此,政府不能认为土地财政收入高就是财政收入好,要防止地价炒得过高。
高档房。这是问题最大也最需要控制的一块。沿海地区每平方米十几万的房价,就很令人担忧。收取物业税是控制高档房的一个简单法宝。欧美因为收物业税,房价没有炒得太高。比如,房价每平方米20多万元,200平方米就是4000多万元,如果收百分之几的物业税,物业税就是几百万,有房的人不愿房价飞涨、不愿多交物业税,就有抑制高档房的愿望。如果不收物业税,就会出现高房价问题。
最后,黄也就前一段时间媒体热议的农民工户籍改革问题谈了重庆的思考与做法。黄谈到“政府要站在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还长期在城市务工农民一种身份与尊严。”重庆作为国家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户籍制度是需要以改革去突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