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印象一:夜不色味不美

标签:
三亚海南亚龙湾三亚湾大东海时代海岸海鲜酒吧城市品味旅游 |
分类: 行走天下 |
三亚印象一:夜不色味不美
13年没来过三亚,自然对三亚多少有几份期许。晚上酒店左右,飞机抵达三亚凤凰机场,踏上三亚地面,一股热浪涌来,分明是在提示我们一个热带的三亚到了。机场的旅客出口,迎接旅客处,参差不齐地举着各式的牌子,表明了我们到达的城市是一个旅游的、会议的城市。
会议安排我们住在亚龙湾,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就迫不及待地搭乘出租车赶往市区,告诉出租司机,我希望到酒吧街或者小吃街。司机首先把我带到了大东海区域的鹿岭路,告诉我这里是游客最喜欢来的地方,是当地的“红灯区”,所谓的红灯区其实就是一座酒店,司机告诉我这里桑拿浴很好,是当地最有名的“红灯区”,我哑语。再明确告诉司机,我想去酒吧街!司机再启动,往市区行驶至一个叫时代海岸的街区,即酒吧街,正好在三亚市委办公区对面。下车后,浏览了一下,街面上有叫不见不散等几间酒吧,往里显眼的一间叫兰桂坊,再往里拐,有两间看起来稍有些像样的,一间叫搜浩,一间叫迪奥(DIOR)。我最终选择了搜浩的酒吧进去,但是进去之后,却是人挤人、人挨人,年轻的男男女女杂乱地挤在一起,和着刺激的音乐,扭着跳着,说是酒吧,其实不就是内地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慢摇吧吗?耐着性子在人群中呆了几分钟后赶紧出来走人。
从酒吧街出来,动三亚桥开始沿着三亚河东路溜达了一小会儿,再打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沿着三亚河转悠一下,往北一直到新风桥掉头至河的对岸,再往三亚桥方向行驶。司机是刚来三亚不到三天的安徽小伙,聊天中,他告诉我他之前在西藏一个地区开过几年出租。聊天中,我算是游览了三亚河岸,至此,你是无论如何不能够将这里与广州珠江,更别说是巴黎的塞纳河岸作比照了,三亚河两岸像个混混沉睡的样子,沿河两边的店铺也零零散散地开着,杂乱的,决无气质可言。更别说找寻我心目中的酒吧了。
然后,我又换乘了一辆出租,司机还是北方人,司机告诉我这一带是三亚最繁华的地段,我告诉司机,能不能找个当地人常去的大排档,司机辗转把我带到三亚港务局前一条街上,我下车踅摸了一圈,一看就是没胃口的地摊。
再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拐出去又把我带到了时代海岸的酒吧街。于是,我沿着时代海岸靠近三亚河一侧步行,选择了一个靠河的烧烤摊坐下来,要了烤虾、烤鱿鱼、烤生蚝、烤韭菜,来瓶当地的啤酒,背对着三亚河独酌起来。原本面对三亚河,欣赏这河中往来的船只以及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光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但是,在此处,除了河中三三两两地停靠着一些渔船,不见灯光,靠近河滩显得杂乱而脏,心情显然是不爽了许多。斜对面时不时有些年轻的男女从迪奥酒吧中进出,欣赏的同时,我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词汇来想形容一下这个夜晚三亚的印象,最后,我搜索了一个词汇叫“优雅”,显然,这样的三亚与“优雅”无缘的,如此与“优雅”不沾边的三亚,怎么能够吸引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到此买房置业呢?不可思议。
因为想着找到心目中三亚的“优雅”,之后的两个晚上,和同学继续挺进三亚市区,但是,即便是到了著名的三亚湾,我们从吉祥街开始,沿三亚湾路向北,直到华源度假村一带,依然难以找到与“优雅”沾边的因素,除了在海月广场附近可以见到几处西餐咖啡馆以外。同样,无论是在吉祥街的海鲜大排档,还是华源度假村一带的大排档,甚至之前我们在去往亚龙湾的田独镇海鲜大排档,遭遇的都是一样的菜单,一样的菜品质量(谈不上味美),一样的价格,一样的卫生条件(差),最终都是一样的感受“挨宰”。每每新到一座城市,剑客最期待的是品尝一下当地的美味,然后,有机会推荐一两家当地值得再次光顾的餐馆,来一篇《吃在×××》,但是,遗憾的是,在三亚呆了三四天,至今还没能够找到可以留恋的餐馆和菜品。做点功课,在网上浏览了一下,一些关于三亚美食介绍性的文字,倒是发现一些当地食客的推荐,例如一个叫风舞月徘徊《我爱三亚美食》就给了不少好的建议。看来,真正要品尝三亚美食,需要地道的本地人给向导,而不是听导游的、出租司机的,甚至酒店门僮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成为了“托”。
查阅了一下刚刚结束的三亚官方文件,指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推进文化三亚建设、提升旅游城市品位。”读罢,算是稍微取得一些许安慰,的确,三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但是,要真正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盖房子,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提升城市的品位上做文章,如此,三亚才能够真正成为旅游者的天堂。